都准备妥当,郑青云才把两只竹笼都搬上车,并装了一葫芦井水和小半袋鸡食,放在?笼子旁。
然后去灶房甑子里摸出?三只热气腾腾的糙面?馒头,往布包一塞,便架上车出?发。
鸡仔不比蛋菜,去城里反倒卖不出?,得?到乡里的集市或者各个村叫卖才行?。
好在?郑青云跟着摆摊儿练过,吆喝起来像模像样的。
“鸡仔,半月大的鸡仔,瞧一瞧看一看嘞!”
郑青云走得?慢,出?村之后就一路叫着,声音洪亮,调子拉得?长,来往行?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路上的行人都忙着赶路,来去匆匆,听到郑青云的叫卖声,顶多瞟一眼,就又闷头往前走。
郑青云也没?在意,驾着牛车往最近的村子去。
这个点儿正?是吃早食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生起炊烟,有?扎着冲天辫的小孩站在田埂上,涨红一张脸大喊:“爹,回家吃饭了!”
村口的桂花树下,几个老太太拿着板凳站起身,嘴里还在不停地说话,迟迟不肯迈开脚步。
郑青云见状,忙驱使水牛走得快些,拔高音量吆喝:“鸡仔,好养活的鸡仔!”
老人家聊得起劲,郑青云叫过几声才有?个驼背的老太太转过身来,问道:“你这后生哪儿来的?怎么没?见过?”
郑青云跳下车,笑着答话:“前头苍黎村的,第一回来做买卖,奶奶们要不要看看鸡仔?这时节不冷不热,买回去正?好喂。”
站在驼背老太太旁边的人估计眼神?不怎么好,眯着眼伸长?脖子打量郑青云半晌,才颤声开口:“不是戴五常啊?那我不买,等哪天他来了再说。”
这戴五常就是往年四处卖鸡仔的小贩,郑青云也晓得。来之前他就做好心理准备,因此听人这么说,也没?觉得不舒坦。
自顾自把两?个竹笼取下来搁在地上,往里撒些鸡食,继续讲着自家鸡仔的好:“先看看嘛,您愁这多精神?。都有?半月大了,康健着,也肯吃,嫩草谷壳都能喂。”
几个老人家低头看去,只见两?个笼子里的鸡仔活蹦乱跳的。一大把鸡食丢进去,眨眼的功夫就被争抢完,确实喜人得很。
总算有?人心动,扒拉着竹笼问价:“怎么卖的?”
郑青云又拿出葫芦,给竹筒里添满水,“六文钱一只。”
“啧,你卖的也忒贵了,魏五常都只卖五文呢。”
魏五常又不是没?去过苍黎村,郑青云早打听清楚一般喊价都是六七个铜板。他心知说话这人是赌他不懂行情,想占点儿便宜。
但也没?拆穿,只道:“我这鸡喂了半个多月,费粮食耗心思的,六文真不贵。”
几个明显意动的老太太互相看看,还是先喊贵的那人先发话:“算了,还是等魏五常吧,将才小狗儿喊我回去吃饭呢,不跟姐几个聊了。”
话落拉着两?个伴儿,作势要走。
郑青云在心里一合计,五文钱他也有?的赚。而?且第一次来卖,态度过于强硬,往后想做生意就难。
遂装作面露难色,叫住慢吞吞迈开步子的三人:“五文就五文,我头一回到这儿,您若诚心要,我便宜些就是。”
郑青云眼尖地瞅见自己话一说完,前头那几人立马停下脚步,回过头满面的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放心,亏不了你的。要是东西好,我保管在村里帮你说道说道。”
虽然人家说的是客套话,但郑青云还是认认真真地介绍:“那敢情好,我姓郑,就住在苍黎村后山上,家里鸡兔养的多,有?需要尽管找我。”
老人家连连点头,弓下身继续去看竹笼里的鸡仔,不知听没?听进去。
郑青云也没?太在意,蹲在竹笼边抬头问道:“要几只?我给捉出来。”
“家里养的有?,再添两?只就够了。”
郑青云会?意,将门?打开一条缝,伸手就去捉。
老人家在竹笼上方指指点点:“我要那只花的,不是,往前一点儿,对对,就是这只。”
郑青云没?觉得烦,别人指哪儿,他的手就跟着移动,直到人点头说好,才把鸡仔揪出来。
老人家掏出随身携带的钱袋子,数出十个铜板放到车前的木匣子里后,接过郑青云递过来的两?只鸡仔,一手捏一只,就这么走远。
其他有?想法的人也都仔细挑选着,还有?那没?带钱的,再三叮嘱郑青云在原地等一等,风风火火地往家去。
郑青云在桂花树下蹲了两?三刻钟,时不时吆喝几声,最后拢共只卖出不到十只鸡仔。
有?些少,他也并不气馁,发觉再没?什么人过来,干脆驾上车,沿着大道又往村子里走了走。直到牛车跑不开,方才出村往下一个村子出发。
乡下多数人家都养的有?鸡,也会?孵蛋,因此鸡仔并没?有?那么好卖。郑青云一连走过三四个村子,约摸未时,总算把三十多只鸡仔全部卖出。
几乎都是按着五文钱一只卖出,只有?极少数是六文,最后得一百七十一个铜板,总的来看,也还算不错,至少还是赚着的。
把木匣子里的铜板收进钱袋妥善放好,郑青云一扬手中的细竹条,启程回家。
两?边树林皆染上青绿,郁郁葱葱的,偶尔能窥见还未落完的野花,红的白的都有?。
大水牛慢悠悠往前走,主人并不经常鞭策它,它也渐渐大胆起来,隔一会?儿就仰起头,卷口嫩叶子嚼嚼。
走走停停,路过一处小水沟,郑青云见大水牛不断甩起尾巴,很是烦躁的模样,打算放它去喝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