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七七的犹豫,让儿子去当兵是一个重大决定,涉及到孩子的未来、家庭的期望以及个人的情感和担忧。这种犹豫可能源于对儿子安全的担心、对军队生活的不确定感,或者是对他个人展路径的深思熟虑。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七七可以:
和儿子深入沟通:了解他为什么想去当兵,是出于兴趣、责任感,还是其他原因?他的动机和准备程度非常重要。
了解政策和支持:研究当地的征兵政策、服役期间的待遇、退伍后的安置政策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家庭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考虑孩子的性格和适应能力:军队生活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纪律性要求很高,孩子是否具备这些条件,是否愿意接受挑战?
咨询过来人或有经验的人:比如退伍军人、正在服役的士兵家庭,他们的亲身经历可能提供更真实的视角。
权衡短期与长期影响:当兵可能意味着短期分离和艰苦训练,但也可能带来成长、荣誉和未来的职业机会。
最终,无论决定如何,最重要的是尊重儿子的意愿,同时确保这个决定是基于充分的信息和家庭的支持。如果七七愿意,也可以分享更多具体情况,我可以帮你一起分析。
看起来,七七的儿子自己也有些犹豫,但似乎又表达过“去当”——可能是“去当兵”或“去当志愿兵”之类的意思。这种“说了又犹豫”的状态,其实很正常。毕竟,参军不是小事,对年轻人来说,是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
一、先理解他“犹豫”的点
你可以试着和他聊聊,看看他犹豫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可能的犹豫点可以问的问题
对部队生活不了解“你觉得部队生活最让你担心的是什么?”
怕苦怕累“你有没有想过,训练最苦会是什么样?你能接受吗?”
担心未来出路“你有没有了解过退伍后能做什么?有没有你感兴趣的方向?”
舍不得家“你是不是担心离家太远?还是怕我们想你?”
其实没那么想去“你说‘去当’,是一时冲动,还是你真的想试试?”
---
二、他“说了去当”的背后,可能有这些心理
-一时热血:看了征兵宣传、听了同学聊天,觉得“挺酷”,但真到做决定时,又有点虚。
-想逃避现状:比如学习不顺利、工作找不到,觉得“部队至少是个出路”。
-想证明自己:觉得“我是个男人,得去锻炼一下”,但又怕自己做不好。
-被家人或环境影响:比如亲戚说“当兵好”,他就顺着说了,但其实没想清楚。
---
三、你可以怎么做?
不要急着“推”或“拉”
很多家长会陷入两个极端:
-“你必须去,锻炼一下!”
-“你别去,太苦了,我不舍得!”
其实这时候,他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而不是一个“替他决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