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心疼闺女。
何素素不在意道:“早上去上班那会碰巧遇到我那同学,就交代她帮忙买斤猪肉回来解解馋。而且现在我每天都带午饭去电影院吃,买斤肉方便娘你给我准备午饭。”
像中午那顿饭,家里没有猪肉,何母就只能给她炒鸡蛋当荤菜吃。何素素吃着啊,总觉得这嘴有点寡淡。
何母听了才没多说些什么,闺女去上班累,午饭是得吃点肉才行。
许是朱云和她的好姐妹各买了一支口红开了个好头,隔天何素素照旧涂了口红坐在售票台前工作,有个女同志来买电影票盯着她的嘴唇看了会,礼貌又大胆问:“同志,你是涂了口红吗?”
何素素没想到这么快又有生意上门,听她意思就知道是知道这口红的。她点头:“对,涂了口红气色好些。”
女同志问:“口红不好买,同志你要是有多的可以让一支给我吗?”说这话时,她其实也没抱多大希望。
何素素同样是犹豫了会才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支口红:“我确实多了一支正红色的口红,托人买的一支六块钱,你要的话就让给你。”
女同志接过看了口红的颜色,高兴道:“要的要的,多谢同志,太感谢你了。”她利落地付了六块钱。
于是,何素素从购物系统那多兑换的三支口红全部卖出,总共赚了十八块钱。加上先前卖给周小倩的三袋奶粉十五块钱、自己赚的稿费和以前攒的零钱,也快有四十块钱了。
手有余钱,心里不慌,何素素还挺高兴的。
下午还让她发现件事。
有位顾客买电影票时顺嘴问:“同志,再给我买份瓜子。”
何素素被问得一脸懵:“我们这里没有瓜子卖的。”
顾客疑惑问朋友:“我们上回来看电影好像有瓜子可以买啊,这看电影还是得磕点瓜子才过瘾。”
朋友:“我们上回是晚上过来看的电影,可能晚上才有瓜子卖吧。”
两人选了最近的电影场次,买了电影票往对应的放映厅走去。
这事倒让何素素记在心上,那两位顾客记忆不可能出错,那就是晚上电影院这边确实有瓜子卖。
晚上主任不会过来,就陈姐一个人守在这,哪怕她炒了瓜子带过来这里顺带卖,除了顾客外也没人会发现。至于那些顾客,有瓜子可以买来吃是好事,也只会以为这是电影院拓展的买卖,没人会去举报。
等到下午五点半交班时,何素素特意注意了下,陈姐确实带着个包裹过来。以前她只以为是带了晚饭过来,现在看来只怕里头装着的是炒好的瓜子。
何素素也没多说些什么,装作不知道。陈姐愿意冒险卖瓜子是她的事,她家有四个孩子,婆婆又需要人照顾,夫妻俩哪怕都有工作估计钱也不够花,偷偷做点买卖也正常。
接下来的日子里,何素素照常在电影院上班。这份工作说不上忙,守在售票台写电影票信息和收钱,再照着场次表的时间去放映电影,电影开场后短时间内没什么顾客,习惯后有时候还觉得挺清闲的。
倒是她每天坐牛车往返县城,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
别说地里事情多,村里人上工忙活一整天下来挺累的,但那些大婶们八卦的心不死。以前村头何家丫头不爱干活又不上工,她们议论了好几回;现在成天跑去县城,她们又忍不住念叨。
“你们发现没,村头何家丫头天天坐牛车去县城,我都碰上好几回了。”
“这一天至少花四分钱,也就是何家纵着她,也不知道跑县城去干嘛?每回空着手去,又空着手回来的。”
“以前待家里现在又跑县城,就是不干活不来上工,要是换成我家闺女,早就被我骂死了。”
还有人实在忍不住好奇,直接跑去问何母:“我看你家闺女最近天天去县城,她是去做什么啊?”
何母多少也听到些风声,这会特自豪回道:“素素啊最近是去电影院上班了,天天跑县城也挺累的。”
天天坐牛车来回能有多累,问话的人听完嘴角不由得抽了抽,意外之余还是夸道:“你家素素可真厉害,成了工人以后每月都有工资和票据可以领,你就享福喽。”
何母说实话:“她也就是去做临时帮工,上六个月而已。”
半年后素素没去上班,村里人迟早会知道,不如这会自己直说,免得遭人嫉妒。
问话的人听后确实心里平衡了些,面上却是笑着劝道:“那能上六个月的班也不错,起码给你赚六个月的工资回来呢。”
很快,清河生产队的人都知道,村头何家的小闺女天天去县城,那是去电影院上班的。一时之间,羡慕声不少,倒也没人再去说何素素不干活不上工犯懒之类的。
约莫又过了一周,何素素下班回家发现,这个点不止负责做饭的二嫂钱春和回来了,连娘也在家,还满脸高兴。
何母:“素素回来啦。下午你三嫂带大宝二宝回来看我们,刚赶着坐牛车回县城去了。还别说,大宝二宝养得白胖了不少,亲家母这阵子费心了。别看一个多月没见,大宝二宝还是很亲我,还会关心我和你爹最近身体怎么样,让我们别那么辛苦呢。”
说这话时,她脸上布满了笑容。
这么多孙子孙女里,何母最疼的就是大宝二宝。老三媳妇带着大宝二宝回来,和往常一样待她有说有笑的,还解释说住在娘家是为了方便上下班,有休息的时候就会带着大宝二宝常回来的。
老三媳妇一示弱,何母这心里就舒畅了,也没多去计较她之前和自己吵架的事。
何素素见娘这么高兴也开心:“大宝二宝是挺乖的,娘你以前对他们那么好,他们自然记着你。”
“咱家孩子都挺乖的。”何母感叹,她拿出一封信给闺女,“你三嫂回来还给了我这封信,你三哥寄回来的。自行车票他在部队找战友买的,还寄了两百块钱给我们买自行车。他写信给你三嫂,连带着这封信也一起寄到她那去。刚才你三嫂给我念了信的内容,里头还有对你说的话,你自己看下。”
三个儿子里,她最疼的就是老三,老三也最争气,平时记挂着家里每月固定寄钱回来,对素素这个小妹也十分疼爱。像这回还寄了买自行车的钱回来,何母就很满意。
“三哥办事就是快。”何素素接过信封打开,里头有一张自行车票和两百块钱。她展开信纸看了起来。
三哥在信里说,为她找到电影院的工作感到高兴,希望她能够珍惜第一份工作带来的经验,好好体会。对于家里想为她买自行车方便下班的打算,他非常支持,除了自行车票外,另外再寄来两百块钱用于买自行车。
其余的内容是关心爹娘身体和家里情况,也简单说了下自己在部队一切安好。
何素素忍不住感叹:“三哥对我真好。”
她一个月工资十八块,两百块钱够她赚十多个月了。
何母催她:“既然自行车票和钱都有,你抓紧把自行车买回来,上下班也方便自由些。”
何素素:“知道啦。”
等何家人下工,知道老三特意寄了两百块钱回来让买自行车,赵米玲和早一步知道的钱春和心里反应一样,这样子公中就不用出这么一大笔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