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七零女国手,甜爽日常 > 7080(第8页)

7080(第8页)

徐奶奶苦笑着说:“现在群众去买乌鸡白凤丸都要先问问是哪儿出的,保丰厂的?那不要,要津仁堂的。”

如此一来,厂子怎么可能还维持得下去?

厂里两百多号工人,从前年开始就只发一半工资,所有福利都没有,医保?自然也没有。

而到了今年,连一半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财务上一分钱都没有。

保丰厂的职工多次去闹,要求政府接管厂子,给工人发工资,可怎么接?

保丰厂的工人就说,把他们给并到纺织厂也行啊,纺织厂每天做不完的活,人家工人工资全额发放,还有各种福利不断。

这更不现实了。

知青大规模回城,现在城里工作岗位本就严重不足,任何一家厂子但凡是有招工,也都是面向本厂职工子弟,谁会去要保丰厂那么多的累赘。

政府也多次进行安抚,可问题是,嘴上说得再好听,工人连饿得两眼冒绿光,谁有心思听那些场面话。

而政府也确实拿不出资金去救济保丰厂,现在就僵在这里了。

保丰厂的职工都是端着铁饭碗的职工,可铁饭碗里却一粒米都没有。

工人们要生活啊,那就只能自己出去找些临时工干干。

可现在城里闲人太多,临时工都很难找到,徐奶奶的儿子儿媳妇都出去找工干,也挣不够全家人吃喝。

又遇上孩子生病,这可不就没办法了么。

秦天南听完之后,就说她私人借给徐奶奶20块钱。

徐奶奶感激得不得了,又开始哭说当初如果秦安平没死,现在保丰厂也不会被他们弄成这样。

秦天南安抚了徐奶奶,又跟徐奶奶好好聊聊保丰厂的事情。

徐奶奶心中有气,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秦天南问这些也不是闲问的。

她早就盯上了保丰制药厂,一直在等待时机。

元旦前的中京会议召开之后,国家彻底走上大规模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道路。

很快,国家就会为被戴上“资本家”帽子的原工商业者脱帽。

再往后,很快就会允许私营。

这些具体细节秦天南记不清楚,但她想要私人建厂的话,最少也要到两三年后才可以。

她现在想要打保丰厂的主意,只能是从其他方面,比如说她去当这个亏损的保丰厂的厂长。

但让秦天南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春节前,保丰厂和从前属于秦家产业的两家药材加工厂,竟然都被政府交到了秦天南的手上!

第73章厂子交给秦天南。秦天南个人占4……

厂子交给秦天南。

秦天南个人占49%,国家占51%,秦天南负责厂子的具体日常管理,财务上接受国家监管。

这又变成公私合营了,甚至比早前的公私合营更离谱!

五六十年代的公私合营,最初是给私人25%的分红,只是分红,厂子的管理权当然在国家。

私人可以选择继续在厂子上班,也可以什么都不干,坐拿分红,这一点在运动开始后就成了剥削。

当时不乏一些政治敏锐度的人,不要分红,也不要后来改的股息,而是直接把厂子捐给国家,自己成为一名工人。这种的基本都能平安躲过运动时期,不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

到66年,已经基本全部收归公有,不存在私营企业了。

哪怕是现在已经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但国家到下半年才会放开私营个体工商户的政策。

私营企业,起码要到两三年后。

但现在就把保丰厂给了秦天南,还是以这种她和国家各占一半的比例,这实在是不符合当下的社会情况!

也完全出乎秦天南的预料!

不过,这种方式对秦天南来说当然是有利的。尤其是把厂子的管理权交到她手上,这一点至关重要。

祝震川有些不太高兴:“那是个巨大的包袱。”

是啊,一个有两百号嗷嗷待哺员工的濒临倒闭的厂子,账上没有一分钱,只有一堆债。

接手这个工厂,占49%的股份?

呵呵,那是背了49%的债。

秦天南却很高兴,如果真是一个盈利的厂子,那她也没机会沾手了。就算是政府愿意交到她手上来,工人也不会同意的。

但保丰厂就不一样了,只要能给工人发工资,她这个厂长就没人会反对,而她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想来。

至于说债务,那都不是事儿。

这才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五叔叔已经给她的资产增值了10%,就增值的这部分,就足够还完保丰厂的债务。

不过么,她可不会把那钱拿来还债,有债务压在头上,才更有危机感么。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