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七零女国手,甜爽日常 > 6070(第18页)

6070(第18页)

药费进货价多少,卖价只加百分之一,因为是中药材,肯定会有损耗,加的百分之一也只能抵消掉药材损耗,根本不是为了盈利。

而且秦安堂可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当然了,要享受到这些,也是有条件的,比如在大夫给你看病的时候,会有实习的同学也跟着上手。

可能会让学生给你触诊、扎针、开方等等,但一定会有老师把关,在处方上签字。

如果不同意被当做教学案例,那就请移步去市医院省医院治疗。

愿意来秦安堂坐诊的老师并不多,5个诊室足够用了。

原因是,今年丰省医学院被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医学类院校,学校把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都给分开了。

目前中医学院教的老师有二十多人,但这里面一多半都是之前的老师,同时也是市医院、省医院的大夫。

学校之前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这些老师们就会把学生带到自己工作的医院进行实习学习。

这一部分老师当然不可能来秦安堂坐诊,人家也不需要。

当然,真来了也盛不下那么多老师和学生。

答应过来的5个老师,基本上都是今年新来的,比如曾经是苏市的知名中医冯锡,被下放8年,直到今年才刚平反。他不愿意回苏市,更不愿意回来当老师,宋秋白磨了他很久,才把人给弄回来。

还有另外3位老师的情况也都差不多,都是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的老师,没在其他医院任职。

只有一位是曾经在市医院中医科任职,但又甩手不干,只在学校教中医理论基础的。这位老师脾气又臭又硬,风评也不大好。

不过宋秋白敢举荐担保,秦天南就敢要。

目前就这5位老师,会按照各自上课情况进行安排,工作日每天至少会有一位老师带着学生过来坐诊。

开业当天,5位老师带着新一届的75位新生一同到场,按照之前已经演练过的,一部分新生负责接待病人,向病人说明秦安堂的规矩,指导病人挂号,带病人去科室找大夫。

一部分新生负责药房的工作。

一味味的药材已经被放进古朴的药材柜中,每个抽屉上都写着药材的名字。

负责抓药的,要仔细核对方子上的每一味药材种类和数量,确保不出差错。

开业之前,各项工作都已经准备完毕。

“我好紧张啊,不知道有没有病人来。”

“有点悬吧,这又不是供销社来了新奇商品,大家都争着过来抢购,这是医馆,看病的,得正巧人家生病了才会找医院看病吧,还得人家正巧能找到这儿来。”

大家心里都没底。

但是很快,提前过来的学生们就发现,门口不断有人徘徊,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看到学生们,人家还问是不是今天开业。

学生们赶紧说是。

“腰疼能看不?”

“能!”

“那怎么看,是不是小秦大夫给看?”

“可以找小秦大夫看,也可以找我们其他大夫看。大娘,我们到9点钟才正式开业,我先给您介绍一下咱们今天坐诊的大夫。”

会来事的同学立马笑着说道,“我们是丰州医学院中医学院的学生,秦安堂是我们学校合作的实习医馆,非盈利性质的。”

“啥叫非盈利性质?”

“就是不靠给人看病挣钱。我们只收取基本的挂号费,用以维持秦安堂的运转,除了挂号费,不另外收取诊疗费,药材我们按照进货价加百分之一收费,咱们中药有损耗嘛,如果完全按照进货价卖,后面肯定亏本,这医馆也就开不下去了。当然了,您也可以拿到方子后自己去外面抓药。不过,我们医馆能够保证没有假药。”

大娘有些不敢置信:“那,那你们这是图啥?”

“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中医人才呀。来坐诊的大夫都是我们学校的教授、老师,来给大家看病,也是让我们这些学生跟着学习。那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嘛,好大夫也没有说是看书看出来的,非得上手实践,看得病人越多,经验才越丰富嘛。”

大娘恍然:“就跟以前医馆里的学徒一样嘛,跟着老中医学给人看病。明白明白。”

是的,跟师,师承,这是中医最经典也是最有效的培养方式。

只不过以前是一个中医大夫,就带几个学生,现在学校里,一个班级就有几十个学生,明年还会继续扩招,如此就能尽快培养出大批量的人才。

“大娘您咋知道我们今天开业的?”

“看报纸上采访小秦大夫说的嘛。”

原来如此!

正说着话呢,门外又有人来。

“能看白内障吗?听说小秦大夫看眼睛可厉害了,今儿秦安堂开业,我就来找小秦大夫了。”

学生们还不明所以呢,吕三伯就拉着吕康宁在门口跟人说:“我儿子的眼睛已经全好了!”

吕三伯已经翻来覆去地把吕康宁眼睛的情况讲了很多遍,其实周围的邻居都知道。

吕康宁的眼睛忽然失明,让他错过了7778两年的高考,工作也丢了,所有人都为他可惜。

可小秦大夫这才回来多久啊,就把吕康宁的眼睛给完全治好了!

要知道,吕康宁的眼睛,在丰省已经看遍了中西医,后来卖了工作跑去海市中R友好医院看,那可是技术最顶尖的医院了,还是没有看好!

而小秦大夫就给开了几服药,就治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