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文件被国家直接转发,也被称为56号文件。
之后,大领导也亲自批示,“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人民报》发表《大力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光明报》发表《重视中医、发展中医、提高中医》,还有各级报纸都纷纷跟进。
全国各地都积极响应,纷纷掀起学习和贯彻56号文件精神的热潮,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而就在这时,丰州日报也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医或将亡于中药》——秦天南(南星)。
在一片发展中医的热闹氛围中,忽然来了一个“中医或将亡于中药”,实在是有点煞风景,还很让人愤怒。
凭什么这么说?
但凡看见这个标题,人们都会被气到,会忍不住要看看这到底是谁在胡说八道!
一看,秦天南?
有点眼熟。
再看后面括号里的“南星”,很多人都不由得惊讶,是南星啊!
现在大学开学才两个月,距离南星省状元上遍各大报纸全国出名,也就才三个月而已!
谁会这么快忘记她?
很多人至近还对她的曲折经历啧啧称奇呢,总爱用她来举例。
甚至有些人写议论文的时候,都把她的事迹当成论点了。
所以可想而知,很多人在被这个标题吸引,又看到作者是“南星”的时候,就对这篇文章产生更大的兴趣。
还有些人性子急,被标题给气到之后也没顾得上看作者,直接看内容。
这一看,就明白了为什么文章会是这个标题。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今中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乱象。
从开在秦安堂旧址上的人民路药材收购站,再到其他药材收购站,甚至是医院的中药房,全都有不同程度的药材问题。
秦天南以中医人的问题,又详细举例了一些病例使用假药、次药会造成什么后果。
“中药材是天然植物药材,药性本就因产地、采收、炮制有所不同,这就是有经验的老中医会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增减方剂中药材数量的原因。倘若药材不真,便是杏林国手也治不好病,救不了命!”
在文章末尾,她说,“大力发展中医的同时,更要发展中药,要守住药材质量的底线,勿让中医亡于中药。”
看完这篇文章的人,无一不拍手叫好。
这是最简单朴素的道理,就是不识字的文盲也能明白,药材是假的,再厉害的大夫也没用。
再看看文章中,竟然连公家的药材收购站都收购假药,真药中掺杂假药、次药。
甚至是在医院的药房中抓的药,也掺有假药次药。
实在是触目惊心!
很多去去医院看病开了中药,觉得效果可能不太好的人,就会忍不住想,是不是自己吃的药是假的,所以才没用?
白花钱,还受罪!
真是太让人气愤了!
这篇文章很快就引起卫生部的注意,紧接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药材质量保卫战从上至下展开。
首当其冲的就是丰省。
丰省作为中原地带,本就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医药大省。
却出现这样的问题。
有关部门是干什么吃的?
丰省的解决速度很快,由上至下,追究所有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就好像是早有准备一样,很快就交出一份答卷。
下至药材收购站的收购员,上至丰省主管文教卫的领导,该抓的抓,该免职的免职,该检讨记过的就检讨记过,上上下下处理了一百多人!
还打掉了很多跟药材收购站有勾结的制假售假团伙,他们利用药材产地农民的名义,把真假药掺在一起卖给药材收购站。
这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被连锅端了。
当然,难免会有漏网之鱼,但有这一波杀鸡儆猴,想必短时间内没人敢在随便卖假药!
丰省打击中药材制假售假的举动,被上级表扬,号召全国各省各地区学习,在发展中医的同时,更要守住药材质量底线。
秦天南(南星)的名字,再一次响彻全国各地。
苗文德看得激动不已。
原来小小姐说的想要上报纸,就是这样上的啊,这么轰动!
在回来之前,他就知道了小南收回秦安堂的过程,知道她揭露了药材收购站收购假药的秘密。
秦安堂顺利被收回来了,但揭露的收购假药这事儿好像又没什么动静了。
他打听了一下,说是上面有领导觉得影响太坏,私下里处理就行了。
所谓的私下里处理,那自然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