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有一个瞧着像是飞起来了,被大天鹅叨了。
米正:很好,今天的投喂没有了。
他想回收,还回收不到,被家养鬼们都抢走了。
米正完全不明白:“你们自己就会飞,为什么还要抢我的风筝?”这不是欺负小孩子吗!
家养鬼们反驳:“那你还会走路呢,为什么要自行车?”
家养鬼们利用风筝的方式很多,从滑翔翼到飞机,到飞毯,单看他们的想象力。
这些风筝都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做的,眼看着自己一个都没捞到。
等下一次休息的时候,他就回了玥城。
老街已经整修好了,店铺也装修完了。
米正过来还带着向宇寰他们,让帮忙在老洋楼的围墙上开个侧门,顺便把整个围墙整修一下。
毕竟老洋楼有一段历史了,围墙并不是和老洋楼一起造的,有些地方不太好。
老校长跟过来看热闹:“原先围墙还更大一点,老街这边最早的几间店铺是我家的。后街这儿是我们自家的院子了。后来这边开店的人多了,才重新划的。那会儿世道已经乱起来了,很多东西就只能凑合一下。”
向宇寰是懂行的,认真看了看:“不算凑合了。材料都很好。”就是时间久了,难免强度方面有些不够,他琢磨了一下就说道,“这样,干脆把墙拆了,重新砌。原先的砖能用的就保留,不能用的,再另外买。”
“行。”
他们正商量着,张二爷溜溜达达地走过来:“哟,这么多人,是要搞什么大工程啊?”
打从老街上的人知道他店铺的售价之后,老爷子在老街上算是出了名了。
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
一条街上待着的,谁不知道谁家的房子值多少钱?
想要自家的房子卖得价格高一点,大家都能理解,但也不能离谱。
张二爷心里面清楚得很,但他心里面还有一个保底,就是等老街改造完之后,他家的店铺价格肯定会水涨船高。
现在老街改完了,他找中介给问过,给出的价格把他气得好几晚没睡着觉。
价格不仅没涨,反而还跌了!
岂有此理!
但是中介很现实:“张老先生,实话跟您说,就这个价格,应该也卖不出去。您这儿的位置本来就不好。再说同一条街上,别的店都重新装修过了,您家这……”
张二爷是打算把店铺卖出去的,当然不可能费时费力去重新装修店面。
本来大家都差不多,但现在大家都装修过了,就显得他家的杂货铺格外陈旧。
就跟发黄的老空调似的,用还能用,但看上去总不太好。
让他的店铺看上去更加不好的是,隔壁的香烛铺装修得格外好。
乍一眼看上去,也是简简单单没什么特别的,但仿古的装修看着就和老街的氛围很和谐。
里头的摆设也是清一色的老红木。
其实香烛铺的装修是很有一点门道在里面的,并不是单纯的中式或者新中式风格,而是类似老洋楼那样,掺杂了一些那个年代的西洋元素。
虽然现在的老街是后来新建的了,但整体上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经过向宇寰的设计,和老师傅们扎实的手艺,香烛铺的细节拉满。
香烛纸钱什么的,明明还是同样的东西同样的价钱,但摆在里面看着就身价倍增,感情上就像是占了便宜一样。
而且店面毕竟大了,能够展示的物品也多了不少,往来的客人就更多了。
现在,一个香烛铺格外敞亮光鲜,一个杂货铺反倒连灯泡都明明暗暗的。
路人见了,还以为杂货铺没人呢。
张二爷心里面的那个气啊,只能跟老婆子嘀咕:“他这个装修,一看就是花了大价钱的,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本。”
米良继压根就不担心成本。
香烛铺其实真的挺赚钱的,更别说装修的事情是米正在弄,他岁数大了,开始享儿孙福了。
他想到米正就嘚瑟。
不是亲生的又怎么样,侄子又怎么样,那些只会嚼舌根的亲生的子女还没米正那么孝顺呢,估摸着还让父母买房带孙子呢。
米良继听着张二爷酸不溜丢的话,内心毫无波澜:“张老二不忙着看店啊?”
杂货铺压根没生意!
张二爷大怒,陪着笑抽嘴角:“没。这不是看你们忙,过来凑个热闹。”他像是刚看到米正,招呼,“哟,小正哥回来了啊。这得有一阵没见到了,还以为你出去打工了。这是又回来了?辞职不干了?”
米正跟他不熟,米良继对他也就类似于住一个小区的邻居,当然不会去跟他说米正在外头干什么。
而张二爷的固有认知,米正读书不好,毕业了也不正经干活,给米良继看店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整一个不务正业。
米正微微一笑:“不是,收房租去了。我家房子多嘛,收租得好长时间,顺便玩一玩。”
张二爷:就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