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己三儿子的冷漠,老朱脸上闪过一丝不满:“连声招呼都不打。”
“要是老三还讲规矩,那才真奇怪呢。”
朱标嘴角微扬,轻哼道。
非正式场合下,朱棡尚且懂得些礼仪,可若是在家人面前,他向来无所顾忌,全然不顾老朱是否生气。
这也正常,如果朱棡守规矩,又怎能说出那句霸气十足的话?
“不过咱家老三的狠劲儿,倒是很像咱。”
说着,老朱脸上浮现出一丝骄傲的笑容。
确实如此,毕竟先祖当年的狠劲着实不小,否则怎会喊出“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未干”这样的话。
“何止是一点点,或许老三比您还狠。”
朱标却轻轻摇头道。
先祖之子、常遇春的弟子,以及骨子里的那份狂傲。
因此谁能轻率断定朱棡的狠劲?
“嗯。”
尽管极不愿承认这一点,先祖也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并且儿臣也想明白了。”
在先祖点头后,朱标凝神看着先祖问道。
“什么?”先祖微挑眉头。
“老三与北元在草原交战,俘虏数万人,可为何这些人没死?”
“凭老三的性格,怎会轻易放过异族?可这些人却还活着。”
“想必是为了建造太原,老三才没下杀手。”
朱标坦诚地说了出来。
“说得好。”
听完后,先祖先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对朱标说道:“过几天,毛骧的人就会快马加鞭返回京城,到时候我们也能知晓老三在太原的情况。”
毕竟朱棡曾建议先祖去太原看看,所以先祖也很感兴趣。
只是担心先祖知道真相后不会又大喊:“逆子!”
“父亲,太原真的没有锦衣卫吗?”
朱标带着怀疑的眼神看向先祖。
并非他不信父亲,而是父亲一贯独断专行、霸气十足的性格,绝不会容忍任何脱离控制的事情发生,哪怕是最受宠的朱棡也不例外。
“过去是有过的。”
听到这话,先祖嘴角微微颤动。
朱标眉头微蹙,望着朱元璋,低声问:“什么叫之前有过?”
“咱们的小儿子去了太原,我怎能坐视不理?表面上虽不动声色,实际上早有安排。”
“一方面是为了护他周全,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他在太原到底有何图谋。”
“说真的,这小子确实机灵,借用了我们派去保护他的锦衣卫,仅仅三个月,就把太原攥得死死的。”
说到此处,朱元璋眼底浮现出一丝赞赏。
朱元璋的专横与果断,朱棡全盘继承,甚至有些手段更胜一筹。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太原稳稳掌控,这是相当了不起的。
单凭这一点,就不可小觑。不过这也是一次考验,如果朱棡能迅速控制住太原,朱元璋便会顺了他的意愿,让他留驻太原;若不行,锦衣卫会将他押回应天府,待多年后再行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