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仪回到出租屋,窗外已是华灯初上。
他洗了把脸,冷水刺激着皮肤,帮助他冷静下来。
今天发生了太多事,王振国的赏识、程悦的突然出现,每一条都可能改变他未来的轨迹。
但越是这样,越要沉得住气。
他拿起手机,输入程悦留下的号码发送好友申请,备注简洁明了:
「郑仪,下午咖啡馆。」
随后便将手机调至静音,反扣在桌上。
书桌前,公务员考试的历年真题整齐排列。
他翻开行测题库,强迫自己进入题海状态。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逻辑推理、资料分析、言语理解……每个模块都全力以赴。
手机屏幕亮过几次,但他没有分心去看。
直到深夜十一点,完成既定复习计划后,他才拿起手机。
程悦已经通过好友申请,发来一条消息:
「备考顺利吗?」
没有客套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倒是符合她白天的风格。
郑仪斟酌片刻,回复道:
「在按计划推进,谢谢关心。」
简单、礼貌,但保持距离。
对方很快显示「正在输入」,随后发来一个压缩包:
「这是我去年整理的申论热点分析,也许对你有用。」
郑仪点开预览,文档条理清晰,每个热点都附有政策背景、典型案例和思维导图,水平远超一般辅导资料。
这份人情有点重了。
他拇指悬在屏幕上,思考该如何回应。
太过热情显得急功近利,太过冷淡又像是故作清高。
最终他回复:
「资料非常专业,帮大忙了。改天请你喝咖啡。」
既表达感谢,又留下后续接触的余地,同时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程悦回了个猫猫点头的表情包:
「等你考完再说。」
对话就此结束。
郑仪放下手机,望向窗外。城市的霓虹在玻璃上投下迷离的光影。程悦的出现太过巧合,他不得不警惕。
这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
尤其是涉及到省委组织部和王振国这样的层级,每一步都可能是精心设计的试探。
他翻开程悦发来的资料,仔细研读。
不得不说,这份材料的水平确实很高,甚至对一些政策动向的预判都十分精准,不像是一个研究生能独立完成的。
最末页有一行小字:
「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郑仪眼神一凝。
这显然是某个官方调研报告的衍生品,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
程悦的身份恐怕比她透露的还要复杂。
他合上电脑,揉了揉太阳穴。
眼下最关键的还是考试。只要笔试能过,后面的事情才有周旋的余地。至于程悦、王振国,甚至林家的阻挠,都暂且放一放。
真正的强者,永远先把能掌控的事做到极致。
次日清晨六点,他准时起床,继续投入高强度的复习。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彻底切断了所有社交,每天保持十二小时以上的高效学习。
偶尔程悦会发来一两条消息,有时是新的备考资料,有时是某位专家的政策解读文章。郑仪每次都礼貌回应,但绝不深聊,更不主动打探她的背景。
公务员笔试前一周,政法大学图书馆的灯光依旧亮到深夜。
郑仪正埋头整理最后几天的冲刺笔记,突然,一杯热咖啡被轻轻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他抬头,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
来人是个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轻男人,穿着笔挺的深蓝色西装,金丝眼镜后的双眼带着温和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