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做完止血操作的主刀医生动作顿了顿,抬起头来,“没事吧?”
张芸看了看,道:“心率和血压高了些,可能是麻醉浅,我再加点药。”
加深麻醉后,果然恢复了正常。
但没到五分钟,监测仪又“滴滴滴”地叫了起来。
患者的气道压逐渐升高,加深麻醉和吸痰的操作都没有起到效果。
张芸只能让主刀医生暂停操作。
神外那医生停下动作,无奈地叹了口气,“张芸,你说你是不是乌鸦嘴?”
回应他的,是——
“闭嘴!”
接下来,张芸一系列操作看得言冬眼花缭乱,记录单上除了时间,其他东西也不知从何填起。
但她能看到监测仪上的数据,随着张芸调整用药,病人的气道压更高了,呼末二氧化碳直接下降为0,氧饱和度也低至70。
在监测仪急促的“滴滴”声中,言冬不自觉紧张起来。
神外医生也正襟危坐,不再胡乱开玩笑,静静等待张芸的处理。
张芸再次听诊后,立即行纯氧通气,静注肾上腺素,气道压终于有所下降,可以通气了!
随后,她依据病人体征的变化持续泵注肾上腺素,直至气道压恢复,才停止用药。
张芸坐回凳子上,朝神外医生道:“继续吧。”
言冬两眼泛着光,太帅了!
“手术去病,麻醉保命。”
这话不是说说而已。
也不知道自己要学习多久,才能达到张老师这种运筹帷幄的水平啊!
张芸又观察了一会儿,放下心来,拿过言冬手里的记录单。
时间和监测数值的变化都已经填写好,张芸只在后面补充了查体体征和相关用药。
填好记录单,她随口便问,“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指标,你认为刚刚发生了什么?”
“术中哮喘发作。”
这是个送分题。
所以,张芸又把记录单递给她,“你看看,对于术中哮喘发作有哪些处理措施?”
言冬仔细研究了一会儿,总结出三个方面,“通气、解痉、改善循环。”
没等张芸评判,神外医生先她一步,笑着开口道:“还不错嘛,规培多久了?”
言冬还没回答,张芸替她答了,“她是实习生。”
张芸脸上带着满意的笑,眼里是不加掩饰的骄傲。
“哟,实习啊!”神外医生有些遗憾,咂舌道:“怎么就没来我们科室轮转呢?”
要来了,肯定是个好帮手。
言冬腼腆地笑笑,“是科教科安排的,我们也没办法选。”
又一个小时过去。
随着最后一针头皮缝合完毕,手术终于结束。
神外医生脱下手术衣走了,张芸和言冬还要在复苏室等病人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