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冬看着可接收人数那里可怜的数字“2”,头疼!
全系近一百名学生,不可能只有两个人选云林三医院。
言冬已经看到好几个打听云林三医院具体情况的帖子了。
谁能想到,往年并不抢手的医院,今年突然翻身把歌唱了呢?
林晓娜安慰道:“冬儿,你绩点挺高的,不用怕!”
“听天由命吧!”
言冬感叹一声,依旧把云林三医院填在了第一志愿。
第二、三志愿分别是连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连华市第五人民医院。
其中,连华五医院也是林晓娜的第一志愿。
离离原上谱
实习志愿交上去的第二天,结果就出来了。
吴婷婷和林晓娜都如愿去了第一志愿,只有言冬痛失云林三院,被排在了连医附院的最后一位。
“我进系统看了一下,报云林三院的有二十多个人,包括咱隔壁班年级第一的卷王。”
“还有一个是大一就进了实验室的,拿论文加了分。”
吴婷婷的话,让言冬心中的挫败感减少了些。
她就是个普通学生,抢不过那些人也正常。
林晓娜也宽慰道:“冬儿,放宽心,附院也挺好的,宿舍虽然是六人间,但是有空调,还有自习室……”
以及,郑亦修。
当然,最后几个字被林晓娜咽回了肚子里。
五月底。
临床医学院的学生没了暑假,陆陆续续赶往实习医院。
各奔东西。
言冬早就听说,附院的老师大多都是本校老师,更加体谅学生。
只要做完手头的工作,空闲的时间就可以自己看书,对准备考研的同学十分友好。
所以,当她踏入第一个科室的那天,并不紧张。
直到心内科教她认清现实。
“言冬,走,跟我去39床问病史。”
“言冬,8床拉个心电图。”
“言冬,把23床的出院证打出来,找他签字。”
“言冬,19床请消化科急会诊,你去打个电话。”
……
的确是做完工作就可以看书,但这工作,它做不完呀!
言冬的带教老师是个今年才开始单独收病人的年轻女医生,姓陈,住院医师,没有带教规培生的资格。
因此,身边只有言冬一个实习生忙上忙下。
每当言冬结束工作回到宿舍,室友们都已经早早洗漱好,要么玩儿游戏,要么收拾书去学习室。
她的五个室友,有两个是同系不同班的同学,她们轮转的第一个科室是内分泌科。
带教老师和善,工作也少。
另外三个是临床专业的,去了骨科,虽然活儿多点,但上头基本都有规培的师兄师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