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当初在田地里种了很多麦子与豆子,商颜山的人们多数都以吃米面与豆饭为主。
今年这里的麦子与豆子丰收,附近的几个县也决定在今年春耕时多种一些麦子,为此他们需要上报咸阳,等着朝中的准许。
村子的西面,有一队骑兵正快马而来,是王贲将军护送着公子而来。
叔孙通心中暗暗盘算着时辰,公子在这个时辰来到此地,多半是天刚亮就出了咸阳城。
得知是公子前来,村子里的人纷纷出来行礼。
扶苏走下车架,目光巡视自己的私产,而后先是扶起站在前方行礼的章邯。
从职位上来看章邯是王贲的下属。
穿着一身黑衣的公子站在人前,似乎又比去年高了。
是呀,十五六岁正是一个男孩子最会长个子的年纪。
扶苏道:“章邯将军,让他们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不用都聚在这里。”
章邯抱拳行礼,而后就去吩咐。
有了公子的话语,这才散去。
也好在他们散去得早,不然越来越多的家仆跑来行礼,扶苏只觉得黑压压一片,未免太隆重了。
叔孙通还恭谨地站在一旁。
穿着一身破旧布衣的张苍也站在边上,只有毛亨又跑去教孩子们念诗经了。
迁民戍边的事已正式上轨,而且寒冬也要过去了,所以商颜山开挖河渠的事,又成了大秦的家国大事。
忙完眼前的事,回过头,大家的注意力又放在这个地方,有人想看看这座新修的村子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成效,能够立下什么样的功,或者是会闯什么祸事。
除了这些,肯定还会有人觉得公子扶苏奴役家仆,将来也会奴役天下人。
身为大秦的公子,你的一言一行少不了被有些人揣测。
扶苏在这个村子走动了一上午,就听说有刚被迁入关中的黔首,想要逃回楚地,又被抓了回来。
望着远处争吵的场面,细看之下,原来是一家五口人与几个秦军在争执。
“老师,他们为何不愿意留在这里耕种定居,关中明明给了他们田地,甚至也没有封地主人来要他们的粮食,只要他们能够勤劳耕种,他们能得到的比以往在楚地的更多。”
闻言,张苍低声回道:“因他们没见过秦人,他们只见过秦军。”
“老师所言在理。”扶苏神色了然。
“公子,在当年的列国眼中秦国是暴秦,没入秦亲眼见过的人就是如此,他们会害怕,也不信任秦人,要解决也很简单,寻一个楚地德高望族之辈,带头劝说一二便可迎刃而解。”
言至此处,张苍低声道:“逃了一户就会有三户,五户接着逃,公子请看县令已来了,他们是不会让迁入关中的人家离开的,他们身负官职,比公子更明白其中要害,公子不用多虑。”
言罢,张苍没有等到公子的回话,转头看去,原来公子已不在看这边的在争执,而是在看树苗,又觉得自己说的这么多,感情是公子没多虑,是自己担忧公子会多虑,反而自己多虑了。
张苍深吸一口气,再次走到公子身边。
“三月与四月是种树的好季节,老师觉得种什么树比较好?”
“公子想种什么样的树?”
扶苏道:“自然是越容易活的树越好。”
张苍迟疑了片刻,而后将其中一株树苗提了出来,道:“公子,种桑树吧。”
“桑树?”
张苍又道:“桑树的价值比其余的树好,若能够种下十余亩桑树,则商颜山可富裕。”
“桃树不好吗?”
“公子,桑叶可以养蚕,蚕丝可以织衣,桑树的三年老枝可以做拐杖,十年的桑枝可做弓身,也可以做刀柄,若二十年的老桑树,则是做车驾的上好木材。”
张苍又道:“一架上好的车驾价值万钱,且不说蚕丝桑葚,光是木材就能让一地黔首生活无忧,桑树从叶子到枝干,再到果实皆有价值,公子现在觉得桑树如何?”
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确实很有用,只要你开口问,他随时都能答上来,也不需要你再去学什么。
也难怪,有权势的人都喜与博学之人往来,因他们的学识说不定能让你更富裕,更有权势。
他们的三两句提点,往往都发掘出极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