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道:“淳于越担心公子只听丞相一家之言,如今看来公子比之丞相更甚。”
李由挠了挠后脑勺,疑惑道:“当真?”
王贲神色颇为凝重,缓缓点头。
相较于秦法的严酷,公子的规矩更像是军规,而这军规之严酷,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哪怕是如厕都要去指定的地方,不可谓不严格。
其实这些,李斯都没有教过,扶苏只是觉得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放眼整个商颜山,家产其实并不多,无非就是三千口人,五百顷地,以及还未开垦那些土地。
扶苏很满意自己立下的规矩,管理若是不严格等于没管。
章邯是一个很讲规矩的人,并且他会十分坚定地执行他的权力以及规矩。
有家仆不识字,章邯就让他们背诵,将这些规矩全部背诵出来。
期间传来了好几次鞭子响声,大概是有人背错了,被章邯打了。
虽说不识字,但总会说话,会说话就能背。
扶苏偶尔还能听见他们背诵时,带着各自地方的口音。
关中的秋季,秋雨断断续续,这些天扶苏一直都在亲自督建河渠。
今天的官道上很热闹,一车车的盖着黑布的马车送去咸阳城。
盖在黑布下的都是一车车的财宝,甚至还有很多绫罗绸缎。
隐约可见,还有许多木料砖石,甚至还有一些玉器。
战争所获的财宝与战利品先送来了,又一批秦军回到关中。
说明王翦老将军也快回来了。
章邯见公子招了招手,他便快步上前,道:“公子。”
扶苏盯着几大车衣裳,问道:“这些衣裳是不是战场上收缴来的?”
章邯抬眼看去,见到一车车堆积如小山的衣裳,这些衣裳有的明显有撕裂的痕迹,布料之间缠绕在一起,还有一些血迹。
“回公子,是的。”
战争之后,士兵会打扫战场带走一切能够带走的东西。
而在将军的眼中,在秦国的利益面前,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口需要缴获,牲畜就是生产工具,需要运送或者就地再分配。
已经死了的敌人没用了,除却作人肥的作用,他的衣裳也归秦军。
公子只是这么一问,今天在用饭的时候,章邯与李由坐在一起吃饼,说起了今天公子的言语。
李由道:“公子只是这么说了一句?”
章邯道:“只是问了一句。”
吃饭时,除了军中的几百人手,王贲与李由,章邯三人坐得最近。
王贲吃得很认真,没有发表任何的看法。
李由道:“家父说公子极其有天赋,公子管这三千人如同管牲畜。”
章邯吸了吸鼻子,不住点头,颇为赞同道:“对付囚犯就要用最严酷的规矩,还要用鞭子抽。”
翌日,结束了早晨的廷议之后,王贲便让人拉了满满三大车的衣服送去了商颜山。
章邯让人挖了一个池子,将这些衣裳全部泡入池子中,并且洗晒。
附近村县的人们都很好奇,商颜山下的这个新建设出来的村子,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这个村子的人衣着简陋,住的房子也都是用泥浆与草料堆起来的,甚至这里的人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穿。
尤其是这个秋雨时节,地面泥泞多数人都还赤着脚。
午时,商颜山的河渠边,出现了一个奇景,有一大群男人就在河渠边洗衣服,他们洗了一整天的衣裳,到了夜里,一件件衣裳都被挂了起来用来晾嗮。
从山上看去,这些成排晾嗮的衣裳十分整齐。
这天夜里,有一伙囚犯想要逃跑,章邯亲自追了几里地才将人追了回来,并且就在开挖的河渠边,将人活活打死了。
到了第二天,扶苏才知道消息,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依旧在这个野蛮又简单的时代。
如此,扶苏又学会了一个道理,有了新的收获,有了严酷的规矩,还需要严酷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