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错。
他隐隐地也端了起来。
“我倒是想带,可是人家今天才开业。”
“就这个包厢,你们都不知道有多难抢!”
“也幸亏我和老李跟小林老板认识很久了,这才豁出去脸面要来一间。”
“怎么样?高级吧。”
外面暑气蒸腾,‘家乡菜’里墙上的摇头扇和屋顶的吊扇却能带去丝丝的凉意。
凌均今天也早早溜了。
但不同的是,还带上了领导和几个同事。
饶是如此,赶到‘家乡菜’门口时,他还是震惊了一下。
大厅几乎坐满了,档口前面也排起了队。
还有些客人们在大门口的墙边等着进店。
凌均暗暗拍了下胸口,还好,还好。
幸好他提前联系林萋萋给他留了座位。
领导是多年的老记者了,看见这副火热的用餐场面,瞬间敏锐地抓到了新闻点。
他转私为公,直接吩咐摄影记者和凌均,“这么好的题材,我们怎么能只是吃饭。”
“你去,多取材,里里外外多拍一些照片,一定要把这热闹,繁荣的气氛拍出来。”
“凌均,你回去就写一篇报道,写个深度。”
“江城的第一家民营饭店开业,这不是一件小事,完全值得经济版面的一个头版。”
大厅里很快就坐满了人。
可门口还有好多食客。
他们有的是慕名而来的老食客,有的单纯是路过这里被吸引过来的。
虽然饭店已经没有座位了,但没关系,档口的香气也很诱人。
肉花卷,各种馅料的包子,让人难以抉择。
左看,右看,也只能边咽口水,边说出一句,“都要。”
还有这个焖面,他们根本没见过。
里面有肉有菜,面条焖得金黄油亮,毛钱一份就能把人吃饱。
蛋糕档口前,则全是被香甜气味吸引来的女人和小孩。
“妈妈,我想要果仁。”
“我想要,蜜桃杨梅的。”
“不,要蜜桃无花果的!”
女人被缠得没办法,“都要,都要。”
“同志,麻烦你,三种口味各来一块,谢谢。”
在档口打包食物的客人,盘算着明天早点来,说不定就能抢上座位。
也有食客不甘心,想等着翻台的。
张婶看了看,立刻叫来了服务员。
服务员给他们搬去了高马扎和小矮桌。
又倒上了凉菜,上了盘瓜子,还给拿了大蒲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