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的光晕下,几个孩子正用脚后跟敲击着路边的地砖,出清脆的“咚咚”声。
他们的拍子歪歪扭扭,节奏混乱,但每个人都乐在其中,边敲边笑,仿佛在演奏一只属于他们的秘密乐章。
她看着那几个孩子,轻声说道:“算不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还在敲。”
“静音亭ip文旅小镇?还真是敢想啊!”于佳佳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设计图纸啧啧称奇。
图纸上,一个个透明的玻璃亭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旁边还规划了“静音体验馆”“声音邮局”“节奏打卡墙”等各种稀奇古怪的项目。
效果图做得倒是挺精致,但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割韭菜的味道。
她揉了揉太阳穴,拿起手机,拨通了秦峰的电话。
“喂,秦总,忙吗?”
“还好,刚开完一个会。”秦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跟你说个事儿,文旅局那边有个合作提案,想打造一个‘静音亭ip文旅小镇’。”于佳佳尽量平静地说道。
“静音亭?什么东西?”秦峰显然没听明白。
于佳佳叹了口气:“就是把咱之前麦窝社区那个‘静音亭’的概念放大一百倍,做成一个旅游景点。里面有各种互动体验项目,比如让你在静音亭里录一段想说的话,然后通过‘声音邮局’寄给未来的自己…”
“等等,这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秦峰打断了她。
“重点来了。”于佳佳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他们还打算把‘锅响’做成文创雪糕,就是那种敲一下会出声音的…你懂的。”
电话那头传来秦峰毫不掩饰的笑声。
“哈哈哈哈!文创雪糕!他们可真有想法!这绝对是年度最佳黑色幽默!”
于佳佳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行了,别笑了。我估计他们下一步就要把‘麦窝’注册成商标,然后做成连锁酒店了。”
“那敢情好啊!到时候我给你打骨折!”秦峰依然笑个不停。
“正经点!”于佳佳没好气地说道:“这个项目我肯定不能答应,但也不能直接得罪文旅局。你有什么好主意?”
秦峰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要我说,真正的声音,不在景区里,不在文创产品里,而是在…人心里。”
挂断电话后,于佳佳立刻联系了几位县城老茶馆的老板。
她给每人赠送了一套便携式音响,只说了一句话:“随便放点没人听的旧录音,音量调小点就行。”
至于放什么,放多久,放给谁听…她没说。
但她相信,那些扎根在市井烟火里的老茶馆,自有它们的办法。
赵志明最近有点忙。
市里要建一条新的地铁线,他被抽调到公共艺术设计评审小组,负责把关站台的艺术方案。
这年头,地铁站也得讲究文化品味,不能光秃秃地只有瓷砖和广告牌。
所以,各种奇思妙想的方案层出不穷,什么壁画、雕塑、装置艺术…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其中一份方案尤其吸引了赵志明的注意。
方案提议在站台的地面上铺设“声纹地砖”,每块地砖都对应一个特定的音符。
当乘客踩踏地砖时,就会播放出定制的音乐。
设计方还一本正经地解释说,这可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缓解候车焦虑”。
赵志明看着方案,沉默了很久。
他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爷爷在胡同里玩“跳房子”游戏。
爷爷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格子,然后教他用石子儿在格子间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