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会上,多位基层干部听完测试音频后,面面相觑。
“这……这声音听着不慌,但记得住。”一位乡镇干部说道。
“是啊,比以前的警报声舒服多了。”另一位街道干部附和道。
项目组最终采纳了赵志明的方案。
“这节奏不错,挺有特点的。”项目组组长拍了拍赵志明的肩膀,“是谁想出来的?”
赵志明犹豫了一下,在报告里删掉了所有个人备注,只写了一行字:节奏源自田野采样,无版权争议。
夜幕降临,陈青山值完夜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县城。
他走到静音亭旁,现亭外停着一辆皮卡,几个年轻人正架设着直播设备。
“全网探神秘神锅!揭秘非遗背后真相!”背景板上写着一行醒目的字。
陈青山眼神一冷,他没有出声,默默地回到殡仪馆,拎来一桶骨灰搅拌用水的残液。
他走到亭边,将残液泼在铜锅的锅沿上。
液体干涸后,在锅沿上泛出淡淡的白色痕迹,像结了一层霜。
直播开始了。
“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到的是神秘的静音亭!据说这里有一口神奇的铜锅,能够出让人心静的声音……”
主播卖力地介绍着,然而,当他用麦克风靠近铜锅时,却什么声音也录不到。
“什么情况?翻车了?”
“假景点!鉴定完毕!”
“浪费时间,取关了!”
直播间里的弹幕瞬间爆炸。
几个年轻人沮丧地收起设备,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风吹过,铜锅在夜色中低鸣如常——只是频率生了偏移,再难被普通的麦克风捕捉。
姚小波在县城老邮局翻拍旧信箱时,听见屋檐下铁皮雨槽滴水……
姚小波扛着家伙,在县城老邮局门口转悠。
这破地方,除了几个生锈的旧信箱,连个鬼影都没有。
他举起相机,对着信箱就是一顿猛拍,心里嘀咕:“这玩意儿,能有啥流量?”
突然,一阵“滴答、滴答”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
他抬头一看,是屋檐下的铁皮雨槽在漏水。
这声音……
姚小波一愣,这节奏,怎么跟吴小雨班上敲桌子的节拍一模一样?
他赶紧架起录音笔,对着雨槽就是一顿猛录。
一连三天,他都泡在邮局门口,雷打不动。
终于,他现了一个规律:每天下午三点十七分,风向一变,水滴就会敲击到雨槽上一个特定的凹陷处,形成一种稳定而奇特的律动。
他把视频剪成一个无声片段,配上文字到朋友圈:“今天,大自然值班。”
没过多久,林小满就回了消息:“赵科长说,省台新栏目想用这个做片尾音。”
姚小波一听,瞬间警觉。
他立马删掉原片,重新录了一段无无终点的滴水声,然后上传,标题改成:“别问是谁敲的,它本来就在响。”
他满意地看着手机屏幕,嘴角微微上扬。
这流量,可不能让别人白嫖了。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秦峰打来的。
“小波,你看看麦窝社区后台,‘声源地图’里是不是多了点啥?”秦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