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完亭外的雪,老吴转身回屋。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去准备早饭,而是从墙角摸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钳。
钳子很大,很重,握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
老吴走到灶台前,拉开风箱,点燃炉火。
火苗舔舐着锅底,出噼啪的声响。
他把铁钳放在灶台上,一下一下,慢条斯理地磨着钳刃。
呲啦,呲啦。
铁器摩擦的声音,单调而重复,仿佛时间都变得缓慢起来。
老吴的表情很平静,眼神却异常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工作。
两个小时后,商务车的车门打开,下来三个人。
为的是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人,看起来很斯文,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测距仪。
另外两个人,一个扛着摄像机,一个拿着录音设备,一看就是专业的。
三个人走到静音亭前,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先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了铜锅的尺寸,然后又用录音设备对准铜锅,想要录下一些“标志性音效”。
眼看三个人就要靠近铜锅,老吴拄着拐杖,缓缓地走了过来。
他的脚步很慢,但每一步都异常坚定,仿佛一座移动的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走到离三个人不远的地方,老吴停了下来。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烧得通红的铜钉,猛地扔进旁边的雪堆里。
滋啦——
一阵白烟腾起,带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咳咳……”戴眼镜的男人被呛得咳嗽起来,不悦地看向老吴。
老吴却像没看见一样,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锅不测温,只听风。”
三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甚至连“授权协议”都带来了。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头,竟然如此强硬。
最终,三个人还是收起了设备,灰溜溜地离开了。
他们没能拍到二维码,也没能录到“标志性音效”,这意味着,他们的报告只能写上一句:“项目源头拒绝数字化介入。”
与此同时,省台。
林小满正在档案科整理资料。
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随意地扎在脑后,看起来干练而精神。
最近,她一直在寻找一些关于“甲五·终章”的线索。
她总觉得,这个项目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突然,她在一堆旧文件中,现了一份年的《全省民间声景普查》手稿。
手稿很旧,纸张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依然可以辨认。
林小满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突然,她的目光停在其中一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