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站在人群外围,看着眼前这闹哄哄的场面,嘴角微微上扬。
“显灵?狗屁!”
他心里清楚,这根本不是什么鬼神显灵,而是“声认人”!
是铜锅记住了许母的声音,并在特定的频率下,将它释放了出来。
“这帮愚民啊……”老吴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人群。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再说林小满。
自从上次在静音亭听到那句诡异的话语后,她就一直耿耿于怀。
“你听,它在学我们……”
这句话,就像魔咒一样,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为了弄清楚真相,她决定策划一个名为“声音返乡”的行动。
她找到县图书馆,把馆藏的那些老旧的cdr光盘翻了个底朝天。
这些光盘里,记录着上个世纪末,民乐县的各种生活音效:叫卖声、吆喝声、风吹过的声音、雨打瓦的声音……
她把这些音效,精心挑选、整理、编辑,然后,匿名刻录成一批黑胶唱片。
为了不引起注意,她没有署名,而是把这些唱片,悄悄地寄回了本地的供销社,当做赠品。
“能不能火,就看天意了。”林小满心想。
还真别说,没过几天,就有一张唱片被一个小学生捡到了。
这孩子屁颠屁颠地跑回家,把唱片放在家里的老式录音机上。
这台录音机,年头太久了,转不太稳定,时快时慢的。
长针划过唱片,出“吱吱呀呀”的声响。
突然,一阵刺耳的噪音传来,紧接着,扫帚扫地的声音被拉长、变形,变得异常诡异。
“嘶——噗——”
巧合的是,这节奏,竟然和陈伯某次在静音亭扫地时,因为咳嗽而中断的节拍完全一致!
“咳咳……嘶——噗——”
陈伯当时就愣住了,手里的扫帚也停了下来。
他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某种失联已久的回音。
为了确认,他缓缓抬起拐杖,在亭子的铁架上,多敲了一下。
“当——当——当——当!”
那是四下有力的敲击,像是在回应冥冥之中的某种召唤。
远在千里之外的林小满,并不知道自己的行动已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时的她,正在省城一家咖啡馆里,和周晓芸聊着天。
“晓芸姐,你最近在忙啥呢?”林小满问道。
周晓芸叹了口气,揉了揉胀的太阳穴。
“别提了,最近新成立了一个‘非遗数字化监管中心’,我被调过去了,专门负责清理那些‘非标音频污染’。”
“啥?‘非标音频污染’?”林小满一脸茫然。
“就是那些不符合规范的、乱七八糟的声音呗。”周晓芸解释道,“现在啥都要标准化,非遗也不例外。上面说了,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音频标准,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民间声音都给规范起来。”
林小满听得直皱眉头。
“这不扯淡吗?非遗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啊!要是都标准化了,还有啥意思?”
“谁说不是呢?”周晓芸无奈地耸了耸肩,“可上面就是这么要求的,我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