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瞪大了眼睛,看着屏幕上的数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孩子们敲击铜锅的节奏,竟然真的精准地复现了“丙三调·乙一变体”!
而且,还在一些细微之处,做出了创新!
这……这简直是奇迹!
老吴激动得浑身颤抖,他觉得自己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他立刻跑到村口的小卖部,买了一盘最新的cdr光盘。
他要把这段录音,刻录到光盘里,永久保存。
他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群小兔崽子,是音乐天才!
刻录完毕后,老吴小心翼翼地把光盘装进一个简陋的纸套里,然后跑到村里的图书馆,把光盘偷偷地混入到了一堆藏书之中。
他没有教孩子们什么,也没有夸奖他们什么。
他只是默默地守护着这份珍贵的“声音”。
十年后,这张光盘,将会被一位音乐学院的学生现。
这位学生,将会把这段录音,标注为“世纪民间节奏原型样本”,写进自己的毕业论文里。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与此同时,林小满也开始了自己的“声音实验”。
她从县里借来了一辆废弃的流动宣传车,把车厢内部进行了一番改造,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移动声匣”。
她没有播放新闻,也没有播放歌曲,而是循环播放着市民们投稿的日常声音。
有菜市场里小贩的叫卖声,有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有学校里孩子们的读书声,还有情侣们在公园里窃窃私语的声音。
她想用这些真实的声音,唤醒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事与愿违。
“这都什么玩意儿?吵死了!”
“神经病吧?放这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干嘛?”
“赶紧撤了,影响我们做生意!”
第一天上街,林小满就接到了无数的投诉。
居民们纷纷表示,她播放的声音,实在是太吵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林小满没有气馁,她没有撤退,而是想出了一个更加疯狂的主意。
她在车顶上,加装了一组感应风铃。
她想让播放的节奏,随着风的变化而变化。
她想让整个城市,都变成一个巨大的“声音交响乐”。
第三天,奇迹生了。
一位老人在路过“移动声匣”的时候,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仔细地听着车里播放的声音,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这不是我家剁肉的声音吗?!”老人激动地说道。
他现,车里播放的一段剁肉声,竟然和自家厨房里的节奏一模一样!
这个现,让他欣喜若狂。
他立刻跑回家,拿出自己的菜刀和砧板,跑到“移动声匣”旁,开始剁肉。
哐当!哐当!哐当!
老人剁肉的声音,和车里播放的声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声景合奏”。
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吸引了过来。
他们带着锅碗瓢盆,带着各种各样的乐器,来到“移动声匣”旁,开始演奏。
他们没有指挥,没有乐谱,只是凭着感觉,自由地演奏着。
但他们的演奏,却出奇地和谐,充满了生活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