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握紧了手中的铁锤——这是她偷偷从工具房里拿来的,本打算给那套破烂的人脸识别系统一个痛快。
流量时代,人脸识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她早就看腻了!
可当她走到亭子边,却愣住了。
陈伯正佝偻着背,蹲在亭子的角落里。
昏黄的灯光下,他正一下一下地用砂纸打磨着一块新的铜牌。
那铜牌还没有刻字,只有中间,有一个奇怪的凹痕,像是……一把扫帚?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颤。
她收起了铁锤,默默地掏出手机,对准了陈伯和那块铜牌。
咔嚓一声,照片拍好了。
但下一秒,她又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删除键。
“有些事,拍下来就死了。”她喃喃自语,像是说给陈伯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
她终于明白了,有些东西,一旦被记录,被定义,就被困住了。
而真正的生命力,在于流动,在于变化,在于那些无法被捕捉的瞬间。
第二天,周晓芸带着人,杀气腾腾地来到了静音亭。
“非遗清查回头看,绝不允许有任何漏网之鱼!”她冷着脸,眼神像刀子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静音亭自然不在非遗名录里,甚至连申报的资格都没有。
但它还在播放,还在出声音,这就让周晓芸无法容忍。
“把电给我断了!”她一声令下,几个工作人员立刻冲了上去。
然而,当他们七手八脚地打开电闸时,却现根本没用。
“周秘书,这亭子的供电系统改过了,用的是太阳能!”一个工作人员抹着汗,尴尬地说。
“太阳能?”周晓芸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好啊,看来是早有准备!”
她一挥手,指向了亭子里的录音设备:“把音频内容给我调出来,我要看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老吴慢悠悠地走了过来,递给周晓芸一份打印稿。
“都在这儿了。”他笑眯眯地说。
周晓芸一把夺过打印稿,ыctpo地浏览了一遍,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这……这是什么东西?!”她把纸狠狠地摔在地上。
打印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时间戳,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没有内容,只有时间戳?”她怒视着老吴,“你耍我?!”
“哎呦,周秘书您可冤枉我了。”老吴笑得更开心了,“我们这儿就是个静音亭,哪有什么内容啊?您要是不信,自己听听。”
周晓芸气得浑身抖,她一把夺过话筒,打开了录音设备。
然而,从喇叭里传出来的,却只有一阵阵刺耳的杂音。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小孩的嬉闹声,老人的咳嗽声……各种各样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就像一锅乱炖,让人头昏脑胀。
“这……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周晓芸彻底崩溃了。
她猛地关掉录音设备,指着亭子里的设备,声嘶力竭地喊道:“拆!给我拆了!把这些破烂玩意儿全都拆了!”
第二天清晨,几个工人带着工具,来到了静音亭。
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把这个碍眼的亭子彻底拆掉。
然而,当他们走到主机前时,却愣住了。
主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一行小字:
“本机仅响应节奏,不接受指令。”
几个工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与此同时,远在乡下养病的赵卫国,也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