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 第1章 储君(第4页)

第1章 储君(第4页)

皇帝也无奈,表面尊贵,实则诸多掣肘。

如今听闻朱慈烺斥责范复粹,亡国心中甚慰。

但他不能显露自己的情绪。

“皇儿,莫要乱说,先退下吧!”

亡国想将朱慈烺遣离,这家伙闹得也够呛,初登朝堂便闹出这么大动静。

“父皇,儿臣愿赴战场平定李贼!”朱慈烺忽然向亡国说道。

原本平静的朝堂因这句话再度*动。

范复粹嘴角微扬随即收敛。

在他看来,太子还是太年轻。

谁不清楚李自成势力庞大,此举风险极大,太子却主动请缨。

“既然你执意如此,休怪我不念父子之情。”范复粹暗自腹诽。

“陛下,臣赞同!太子亲征,必能激励士气,李贼定可被击溃!”

还没等亡国开口拒绝,范复粹已经表态支持。

朝堂上的东林党纷纷效仿。

朱慈烺冷冷地扫视了一圈附议之人,这些人,皆难逃一死。

满朝文武一致赞同,亡国亦觉为难。

他定是不愿让爱子前往前线,这般凶险之地,若发生不测,如何是好?

正当亡国犹豫之际,终有人出声反对。

内阁大臣周延儒言道:“殿下尚且年少,壮志可嘉,然贵胄之躯,若有闪失,实乃国之大患,臣不敢苟同。”

闻此言,亡国心中稍安。

但范复粹岂会善罢甘休,续道:“陛下,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十二岁便能统兵作战,周大人之意,难道我大明太子还不如蛮夷小儿?”

范复粹素来阴险,曾害得明朝名将孙传庭身陷囹圄。彼时高迎祥虽称“闯王”,却非李自成,仅为其下属。面对众多叛匪,孙传庭不但将其击溃,更生擒首领。

去年赴京勤王,力阻清军入关,颇得亡国欢心。

后因耳疾辞官归乡,范复粹早与其有过节,如今趁机向亡国进谗,称孙传庭拥兵自重,并非真心退隐。

尽管言语含糊,亡国多疑之性已足够认定其罪。于是孙传庭入狱,至今未释。

历史上孙传庭出狱后屡立战功,晚年因年迈病逝,留下了“传庭死而明亡”的悲叹。

若非范复粹从中作梗,若非亡国多疑,有孙传庭坐镇,大明或许还能支撑些时日。

因此,当范复粹在朝中发表此等言论时,朱慈烺并无惊讶。

令他意外的是,内阁同僚周延儒竟站在了自己一边。

由此观之,内阁并非铁板一块。

“罢了,朕以为周爱卿所言甚是,太子年幼,此事就此打住……”

“父皇,此事万不可轻放!”朱慈烺突然说道。

开什么玩笑,如今的大明绝非循规蹈矩便能挽救。即便满朝文武皆尽忠职守,也不过延缓亡国罢了。

破而后立,反贼要除,蛮夷要灭,这朝廷同样需要革新。

昔日无体系,朱慈烺无力施展,如今体系在握,更有新赐的两千戚家军与项羽般的体魄加持!若仍困于东宫一隅,岂非将锦绣山河拱手让人?朱慈烺断难接受。

“儿臣愿以性命担保,此次出征,必将在洛阳平定李贼之乱!”朱慈烺掷地有声。

“甚好,太子抱此雄心,吾辈自当鼎力相助,陛下,吾国幸有太子,实乃苍生之福,臣以为,太子应速赴前线剿灭逆贼!”

范复粹再次表意明确,东林党群情激昂,纷纷随声附和。

“此局难以应对,太子既已立下誓言,即便他不愿去,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皇儿,此事你可曾深思熟虑?”

朱慈烺目光笃定道:“儿臣已然决定。”

“传朕旨意,太子组建亲兵,带领神机营五千将士,前往洛阳督战,持尚方宝剑!”

“儿臣领旨!”

朱慈烺回眸看向志得意满的范复粹。

他深知,要在朝堂立足,唯有把握这次契机。

错失良机,大明或将万劫不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