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创,在这三样融合的基础上,还需要完全掌握乐理知识,以及自身的灵感和参透力。
司笛根本没学过乐理。
他甚至是在第二次公演的时候,才刚刚学会看曲谱。
现在让他在两周时间内,学会作词作曲、编曲混音,作出一原创歌曲的同时,还要搭配舞台效果,熟练演唱。
难度前所未有的大!
节目组也知道,原创这组难度最大,所以才采用了抽签制度来分组。
余宁在第三次排名里,已经从第升到了第。
七个出道名额,他的位置非常有希望,但同时也很危险。
成功抽到voca组,最后两周时间,他在拼尽全力的练习。
霍骁在rap组。
炸裂的舞台是最适合他,也是他最擅长的。
即便如此,他也在为出道而一遍遍的反复琢磨着。
临近总决赛。
大家都自顾不暇。
没有谁能帮得上谁,万事只能靠自己。
所幸导师顾逢人不错,明里暗里一直在点拨司笛,虽然艰难,但是用了一周时间,他也勉强把歌写了出来。
导师顾逢负责开唱第一段,剩下的主歌部分,按照时长划分为五段,由五位练习生,分别创作。
为了整歌的和谐度,节目组安排了一位资深词曲创作人,作为小组的特别指导。
司笛写出来之后,先把曲谱和歌词拿给指导看。
指导并不满意。
他拿回去修改了六七次,最后还是被打回来。
比赛快要收尾,需要录制的物料很多,除去拍摄的时间,其余时间,司笛全部用来学习和创作。
距离导师合作舞台,只剩下三天。
其他成员的部分都定下来了,只有司笛负责的片段一直在重复的打回,修改,修改,打回。
其他成员已经在排练最后的整体舞台。
时间紧促,特别指导找到司笛,拿出一段写好的歌词。
“为了整歌的协调,以及最终呈现的舞台效果,你用我写的这几句词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专业这种东西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司笛只简单看过两眼,就能明显看出指导员这几句词,各方面都很成熟。
可用别人写的东西,算什么原创呢。
司笛并不想用,结果导演也找到他,循循善诱的说:
“设定特别指导就是为了帮助你们的。时间太紧,而且还要跟其他练习生所负责的段落衔接在一起,桎梏太多,你不能自由挥很正常。再说,曲谱是你写的,只是用指导员写的词而已,这不算弄虚作假。”
指导员和节目组签了合约。
词拿出来给练习生用,他会永久保密。
司笛还是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