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事情很多。
两会之后,一年的工作计划就要排定了。
但其实委里,早就把今年的重点工作列了清单。
今年又是五年规划编制年,各处室都很忙。
然而,越是忙的时候,越有人添乱。
二月头上,据说党组副书记,分管党建组织的副主任赵跃明,让组织处做了一份关于年轻干部的培养计划方案。
方案里有不少内容,包括开展青年干部深入调研的一项工作。
说是要求每个28岁以下公务员,都要写一篇3万字的调研课题。
3万字,足够搞一篇研究生毕业论文了。
孙霏琳问陆苏,“为什么是28岁以下?”
陆苏道,“因为28岁以下就还是团员青年,这项工作让团委牵头。”
想到牵头人是周琪,孙霏琳就有些打不起精神来。
然而周琪对这件事很上心,专门召开了一次团员大会,布置了这项工作。
而且,把这项工作搞得十分复杂。
她要求团员们3月份先开展调研课题立项,每个人还要安排一名副主任担任他们的课题导师,并且课题的开题报告和成果报告,要由班子领导参与评审。
简直就是一次研究生论文的评审流程。
孙霏琳和杨美娇一起去开的会。
她俩的导师都是邵晨。
看来导师这事,基本上是由分管领导担任的。
而陆苏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的导师不是行政办的分管领导骆奇安。
因为赵跃明怕骆奇安不同意,所以提出,他自已担任陆苏的导师。
本来觉得自已够悲催的杨美娇,听说了这个消息,特地在会后三个人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恭喜了一番陆苏。
大家都知道,赵跃明这人废话超多,思路不清,让他当导师,只怕稿子三改四改,他都不满意。
陆苏看着幸灾乐祸的杨美娇,咬牙切齿地说,“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让我想骂人。”
杨美娇笑得前仰后合,孙霏琳深表同情。
陆苏气恼完了,问她俩,“你们先前开会没发现周琪的脸肿的么?”
孙霏琳说,“我看到了,还觉得很奇怪呢。”
陆苏呵呵一笑,问,“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杨美娇和孙霏琳听说有八卦,都两眼放光,全神贯注地看着陆苏。
陆苏一声冷笑说,“真实性99%,我听王萱婷说的,周琪和她哭诉,说自已被李锦甩了。”
杨美娇啊了一声,问,“啥情况啊?”
陆苏道,“你没打听到的后续,我打听来了。
李锦家里坚决不同意他们在一起。
过年的时候,李锦又带着周琪回过家,李锦妈妈很坚持,说不会让周琪进门。
就在前天,李锦妈妈给李锦下了最后通牒,让他和周琪立刻断掉。
而且这次李锦也没考上公务员,据说打了招呼,但经济委那里说,李锦的面试表现比较一般。
据说这也是他妈妈不让他俩在一起的原因,说周琪这人运势不好。”
杨美娇问,“李锦他爸爸原来不就是经济委的吗?”
陆苏说,“可能是人走茶凉,也有可能他们以为的关系好,只是他们自已以为呢?人家可能并不想帮他。”
杨美娇点了点头说,“也是。”
孙霏琳默默地听着,她问,“那么李锦是不是要走?”
陆苏说,“应该是的,听说下一批储备人才,会给我们行政办一个。”
那就是做好李锦要走的准备了。
孙霏琳听到这里,倒是有些遗憾的。
其实李锦并没有对她做什么,就算李锦走了,周琪也一样不会喜欢自已,也会针对自已。
但其实,李锦算是她入职以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不过,这种伤感只是一闪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