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见月 > 90100(第32页)

90100(第32页)

苏彦遂开私库赈灾,又为江怀懋供应粮草,布置战略,共同抗敌。

元丰十年夏的一场战役,西羌退出边地六百里,乃大郢朝十数年间从未有过之大捷。

江怀懋威名愈盛,苏彦一战成名。

天子赵征且喜且忧,急召苏彦回京,后得苏彦《择贤论》,又闻苏彦力保江怀懋乃罕世之将才,其忠心可表,方勉强安心。

只是终究难以放下戒心。

故而,元丰十三年,在朝臣几番建议下,生出联姻之举。

谴胞妹舞阳长公主之女,安庆翁主陈婉嫁与江怀懋。

苏彦北行送嫁,便是送表妹完婚。

世家贵女入寒门为妾,多有不甘,奈何皇命之下不得不遵。

然酒泉郡华堂之上,面对其发妻主母一身青衣,银簪玉钗,无半点喜色之态,安庆翁主端在手中欲敬的茶水僵了片刻,一声“姐姐”

在唇口滚了数次未吐出。

却是一瞬的迟疑,一声“阿母”

在堂上响起。

诸人俱惊,齐齐扫向声音的来处。

见得随在苏彦身边的小姑娘迈出半步,朝向高堂升座的青衣妇人,又唤了一声“阿母”

她走丢时将将三岁,流浪两年,在苏彦身边近三年,已从一个垂髫稚儿长成半大的柔美少女。

她记不清生母容貌,唯记得她永远一身青衣,簪一枚裸纹银钗于浓密乌发挽就的鬟髻间。

这厢细看,到底不同,妇人已生华发,缕缕夹在青丝里。

面泛疲态,容颜衰败,望之已近不惑。

江见月来时路上闻苏彦讲过,江怀懋刚至而立,他的发妻小她五岁。

二十又五,是一个女子年华正盛的时候。

华堂目光齐聚,她意识到自己唐突,又恐给苏彦徒增麻烦,只索性站出,拱手向主人致歉,道了声“晚辈失礼”

,后垂眸退回苏彦身边。

苏彦知她心思,将她半掩身后,“此乃在下学生,幼时与母失散,只记得生母爱着青衣,今见夫人,这厢冒犯了……”

“玉姐儿——”

苏彦的话没有说完,堂上妇人便一声惊呼,踉跄奔来。

一把抓住女孩,翻开她衣襟,寻她胸膛一枚拇指大小的梅花胎记。

果然,心头印记,花开五瓣,落在瓷玉肌肤,尤似红梅映白雪。

妇人浑浊双目泛出泪花,如燕雀护雏,拢紧她衣衫,又观她容貌。

孩子年幼不记生母形色,母亲却难忘稚子模样。

分明就是当年轮廓。

她枯瘦五指抚上女孩面庞,指腹颤颤落在她左眼下方,眼中悲喜不定,口中喃喃自语,“这处该是一颗泪痣,如何、如何……”

女孩杏眼通红,眸光扫过苏彦,最后落在妇人面上,低声道,“去岁玩闹,不慎磕破,面留微痕难消。

师父怜我,以金粉为我绘新月,掩瑕增色。”

“……吾儿!”

妇人揽子入怀中,贴面磨鬓,仰天咽泪。

又拜苏彦铭感大恩,后直径携女入后院,丢下华堂满座的客人,和一对新人。

走出两步,更是抱起孩子,紧搂于胸前。

原本已经羸弱消瘦,需人搀扶的身子,竟是生出无穷力量。

这日华堂笙箫依旧,洞房红烛摇曳。

而江怀懋原配李氏的屋内,亦是欢喜满怀,丝毫没有因夫君纳妾而生出一丝怨气失落,有的全是与女儿团圆的欣喜欢愉。

尤似一朵几近枯萎凋谢的花,重新逢露新生。

至此,小姑娘复了“江”

姓。

江怀懋本欲重给她取一名,却被拒绝。

莫说名字,纵是当年信中择取的乳名“玉儿”

,江见月亦不肯要,闺名仍作“皎皎”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