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谢邀,人在大元,骗钱造反 > 第123章 基建富民广州打不打(第1页)

第123章 基建富民广州打不打(第1页)

汉军军营内。

王天佑和王二麻刚带着援军赶到,赵玉就陷入了几大车的政务之中。

这些折子,都是王天佑和王二麻拉来的。

若不是广州的经济地位实在重要,赵玉也不至于亲自率军赶来。

光新占领的地盘,就已有一大堆的事情。

汉军短时间内快扩张的弊端,如今也彻底的暴露。

先,在基层干部上,人手就是不足的。

甚至不得不,调动了情报部一些立过功的老情报分子,以及军队中伤了胳膊伤了腿的伤兵回去转业。

这部分人,都是在前线受过伤的。

事实上,按照如今的情况,这些人,可都是各部门部队的宝贝。

有经验,还能有一战之力,还能带新人。

没人舍得放人。

但情况特殊,赵玉短期内,也不敢随意提拔没有任何思想教育基础的新人。

可就算从这两部分抽调,也不足以覆盖赵玉如今的全部地盘。

要知道,大元的两个行省,实际上是仅仅一个湖广就囊括了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部分地区。

更遑论还有一个江西行省。

以至于很多伤兵刚从前线军营恢复,就接到命令转业到地方武备任职基层武官员了。

而这里头识字识的比较好的,当半个文官用,也不是没有。

除此之外,军队的大规模扩张,也伴随着军纪的混乱,以及军队的重新整编。

如今的两省之地,和之前的十几个县城可不一样。

律法军规,民生治理,官员治理任命,官员纪律整顿,没一样不用操行。

就连鼓励商贸,重新拟定商税的事情,也少不了赵玉盯着。

没办法,如今手里能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而王正业又不善财务,只能辛修德暂时顶上。

原本负责文宣部的王青云,也被赵玉调到了财务部当副部长。

而文宣部,则由原来的副部长孟岁安接手。

说起来,如今的孟胡生在汉军之中,也算是重臣的存在了。

以孟胡生的能力,只当一个县令,确实是屈才了。

同时为了稳定民心,不让他们有功夫想七想八,农忙之后。

赵玉一道基建富民的政策立刻下。

境内所有商人参与承包基建修路,修码头等工程。

中标者按照汉军指导进行修建,以及雇佣当地百姓。

而参加投标者,不仅能获得所承包路段接下来七十年的大型商队过路费,还能优先参与汉军内部拍卖。

而所拍卖的东西,自然是各大城池的商铺,宅子,作坊等经营以及所有权。

当然如果仅仅这些好处,并不足以让那些商人前仆后继。

关键是汉军如今在湖广沿海修建码头,预备启动海贸港口的计划,让无数原本蠢蠢欲动,坚决抵抗的富商大族软了骨头。

这可是海贸啊。

广东,福建地区的所有海上贸易,都这两地商人包圆了,外人根本插不进去。

就算有,那也是江浙帮以及微派大都权贵等这些大家伙吃了。

他们湖广明明也靠海,却连汤都喝不上。

而如今的汉军虽然未来尚未可知,可一旦港口建成,以后就算朝廷打回来难道还会废了不成。

绝对不可能。

这一下子,湖广乃至江西北部的那些大商人立马疯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