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维度上,这本小说都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小说。
从去年六月萌出“我要写小说”的朴素念头,到敲下最后一个字,已经过去了整整大半年。
一开始,我立下的雄心壮志就是要写五十万字。但是,当字数真的走到五十万大关的时候,还是油然而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其实,我学的是理工科,干的是制造业,无论如何,都似乎和文字相去甚远。然而,正是这一份距离,又让写小说成为我短暂逃离现实生活的最好选择。
现实中,我需要洞察市场,规划战略,打造真正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我也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小说是不是产品呢?
它面向的是广大读者,无论是所谓的“下沉市场”,还是所谓的“细分市场”,小说最终的受众是读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似乎是一个失败的产品经理。每天几毛的收益,带来的是极低的投资回报率。对于我而言,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写到十万字之后就及时止损。
但我没有。
一方面,真的要感谢一直默默关注的读者们。每一个点赞,每一条评论,每一次催更,我都有收到。能够借助小说这个载体,和网线另一头素不相识的人们建立起短暂的联系,实在是一种很浪漫、很值得珍惜的邂逅。
另一方面,我始终不愿意把自己的小说定义为“产品”。或许,它离被称作“作品”还相去甚远;或许,这只是一个失败的产品经理的狡辩。但是,能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才是我真正在意的。如果这些东西,恰好又有同频的读者愿意阅读,那算是意外之喜!
当然,这不是清高的自我标榜,只能算是失败者的自洽。当优秀的作者能够平衡商业性和文学性的时候,我也只能自我安慰,至少我不靠小说为生(笑)。
回到小说本身。
这个小说整体的核心是“爆改恋爱脑”。在小说中,原女主们为恋爱脑所困。她们盲目愚蠢,她们无可救药,她们自食其果甚至,我也看到有很多评论恨铁不成钢。是啊,联想到现实中的“恋爱脑”们,我都不由得想翻个白眼,说一句“尊重他人命运”。
但是,在小说设定中,她们种种的恋爱脑表现是因为中了主脑所下的“恋爱脑病毒”。那么,现实中,难道“恋爱脑”就是与生俱来的吗?现实中,压迫着女性的“恋爱脑病毒”又是什么呢?
我的一点点初心,自然不是想要共情那些匪夷所思的恋爱脑。只是,当我们唾弃恋爱脑的时候,我们真正该唾弃的是什么呢?是社会的规训?是父权的压制?还是女性与生俱来的处境?
值得欣喜的是,互联网上反恋爱脑的声量越来越高。至少这一点,是向好的。
同时,这又牵扯到了另一个话题——剧情与立意的平衡。
为了设置激烈冲突的剧情,而背离立意,这显然是很明显的、很容易避开的陷阱。但是,如果为了立意,而牺牲剧情,又难免会变成喊口号似的说教。而大女主小说,恰恰很容易落入其中(仅就我个人创作的经验)。
愿意选择大女主小说的读者,她们还需要我们这种可能自己都未必多高明的作者的教育吗?那些道理,她们或许比我想的通透的多。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用剧情展示立意。从剧情展中,大家自然而然能有自己的价值评判。如果一个作者非得要把立意掰开揉碎,喂进读者嘴里,那既是一种傲慢,也是对文字力量的低估。
不幸的是,这不得不引入第三个变量,那就是文笔。优秀的作者能借助优秀的文笔,实现两者的平衡,但我显然不是。
所以,我也看到有不少的段评和评论。有的直接指出我的疏漏,让我认识到自己思考的局限;也有的从根本立意上,提出了质疑。
大女主小说,本来就是不断在展的。读者的思想在一直进步,作者的思想也要跟着进步。但是,对于什么才能被称作大女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定义。
思想在碰撞中才会完善,只要不是过激的,或者是完全造谣式的评论,我都很乐意于接受不一样的看法。
作为文笔的补丁,接下来我想从每个小世界的剧情展开,谈谈我自己的考量。当然,剧情的留白是一个作者的必要功力,这种思路分享,是我最不愿意做的。
但是,对于一个致力于写好大女主小说的作者而言,得到一些“爱男”的“审判”,似乎是更难接受的。“爱男”在我的字典里,已经是最脏的脏话。所以,我只能牺牲一部分的留白,来为我可能并不算太成熟的思想,做一些补充。
-------小世界剧情展开的分割线-------
【第一个世界】
我设置的是传统的古代背景。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封建时代对于女性的压迫是最直接的、最惨烈的、最鲜血淋漓的。女主和皇后,会仅仅因为性别,就遭受到最严苛、最可笑的攻击。与此同时,那些虚伪的、自私的、吸食民脂民膏的官员,却仅仅凭着性别,就能够站上顶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就是在这样结构性的压迫中,她们能走出自己的路,掌握生杀予夺的权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证明。那些恶意的偏见,那些丑恶的嘴脸,那些蓄意的打压,是多么的可笑与荒谬。
故事中的男性角色,无论是虚伪自大的王子期,还是老奸巨猾的刘崇礼,抑或是刚愎自用的安庆帝,都是很典型的反面角色,甚至典型到有些脸谱化。但在封建时代,这又恰恰是相对而言更真实的形象。
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除了女主外,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伏皇后。很显然,我参考了一些真实历史上的角色,也很不意外地看到了评论区的一些“破防”言论:“男人为什么会把权力给女人”。
至此,仿佛也能窥见,他们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即使是一个虚拟的故事,拥有最高权力的居然是女人这件事,还是那么让某些人无法接受呢!这些我以为塑造得过于脸谱化的丑角,也切切实实会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评论区呢。
除了伏皇后,我还塑造了莲儿和哑婆这两个角色。她们只是普通人,但是普通人也能折射出勇敢机敏的人性光辉,比起那些所谓的大人们,她们才是真正高贵的人。
对于反派女性角色的塑造,一直是大女主文最难处理的问题。
在一个个小世界的故事中,我也在从不同方面进行尝试。但我始终坚持的一点是,女性角色,不一定需要善良无害,她们可以是心狠手辣的,可以是野心勃勃的,可以是不择手段的。只要她是一个饱满的,有灵魂的角色,就是成功的。
当我们处理这些反派故事的时候,她们当然需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但无论是错误,还是代价,都应该是完全去性别化的。
这个故事中的刘婉言,是我第一次的尝试。她是个依靠家世的骄纵菟丝花,借助身份,她从来凌驾于平民百姓之上。所以,我让她失去了家世。
当从高空中跌落,真正踏上了这片土地之后,她才现,从前的自己大错特错,每一个靠自己而活的人都值得尊重。当她拿起锄头,当她的汗水洒在大地上,当她为喝一杯茶努力的时候,这是她的惩罚,也是她的成长。
我看到有评论说,她应该在受到女主的激励后,奋起反抗,图谋以后。这当然是一条路,可能也是很多读者愿意看到的,所有女性角色都拥有最先进的思想。
但在这个故事中,我的考量是,人物的选择,是无法脱离她从前的经历和性格的。作为一朵温室中的花朵,遭逢巨变,没有选择结束生命,没有选择出卖自身,而靠自己的劳动挣扎着活下去,为什么不能是一种坚强和成长呢?
回到之前的论点,立意很重要,但如果不考虑人物和时代的背景和性格,把先进的女权思想硬塞进每一个角色中,难免会沦为喊口号似的“金句”集合。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来看故事呢?大可以去互联网上看各种女权博主的帖子,她们鞭辟入里的论述,人深省的观点,肯定成熟的多得多。
一个故事中,会有主角,会有配角,会有好人,会有坏人,自然也会有不那么“女权”的女人。我无法让每一个女性角色都符合女权的金标准,我只能尽量做到,不把她们变成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不让她们陷于“雌竞”的陷阱。
但是,经过大半年的创作,我也深深感到,当时对于刘婉言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不够立体。如果有番外的机会,我可能会让她的人生更完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