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气的名字,埃尔莉腹诽。
埃尔莉不用翻开都知道大概的内容了。毫无疑问这是个商业片剧本,她想。
“改编翻拍我没有意见,事实上普莱姆罗斯小姐是我心目中最心仪的导演了,由你来拍暗夜男爵再合适不过了。”
工藤优作闲适的坐在对面,喝着茶,一面说。
“只不过我有个小条件,也请您的代理人明天来和我签合同时务必将这个条件加在新合同上,那就是,绯色的探员必须由你来拍。”
埃尔莉深吸一口气,打开第一页看起来,一边看,她一边说。
“你知道我没拍过商业片,动作片更没什麽经验。”
“我倒是觉得这构不成什麽大问题呢。在技法上您已经算得上好莱坞数一数二的导演了,况且——”
工藤优作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说:“据我所知,您可是在蜘蛛侠电影导演的名单上呢,而且排位相当靠前。”
作为为数不多同时获得了欧洲三大电影节褒奖和奥斯卡认同的导演,埃尔莉即便从现在开始就回家养老,也不影响她在後人对这个时代电影人的评判中夺得一席之地。
世界四大电影最高奖项除了奥斯卡属于美国,剩下的三个,也就是柏林丶威尼斯和戛纳,都在欧洲。
所谓文人相轻,欧洲和美国在选择电影的口味上向来水火不容,欧洲电影人鄙视美国,认为他们都是暴发户,满身铜臭,喜欢自我标榜,美国也看不起欧洲的票房低,以及总是故弄玄虚还说成是艺术。
正因为此,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的最高荣誉向来相互抵斥,拿了金熊金狮金棕榈,就别想着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分一杯羹,这是欧美电影行业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时至今日,同时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竞争中夺魁的电影也屈指可数。
这也就是为什麽埃尔莉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演员片酬,以省出成本来用在服导和电影拍摄的技术上。
在好莱坞,像埃尔莉这样拥有天然优势的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只是时间问题。
当演员的,哪有不想拿奥斯卡的呢?就算拿不到,也可以借助埃尔莉的公关资源让自己提个名,多露露脸。毕竟参演奥斯卡最佳电影绝对能成为一个演员职业生涯中闪光的一笔。
这也就是为什麽索尼和迪士尼会找上她的原因。
那为什麽埃尔莉和她的教父都并未回绝呢?
那是因为名气对于一位导演而言同样重要。
艺术电影票房难看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为了最大程度的压缩成本,大多不会选用名气大,能扛票房,高片酬的演员。这也是为什麽很多艺术电影总是在四大电影奖项中有所斩获之後才全球公映,就是为了更好的吸引观衆,提高票房,使得制片方不至于亏本。
这个时候,有个知名的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无论对于票房成绩,还是得奖的胜率都至关重要。
别看波兰斯基,斯皮尔伯格这些大导演现在不食人间烟火,张口艺术,闭口剧情,早年可都是拍低成本商业片起家的。
埃尔莉头也不擡,依然一页页的翻着剧本。
“冒昧问一下,”她说:“我可以修改剧本吗?”
“请便。”
“你不会干涉选角和拍摄?”
“这方面普莱姆罗斯小姐才是行家啊。”
“我只拍一部,没有续集。”
“没问题。”
“我要改名字,绯色的探员,太土了。”
埃尔莉「啪」的一声合上剧本,擡起头。
“我没意见。”工藤优作胜券在握:“看来你也做好决定了。”
“合作愉快。”埃尔莉毫不拖泥带水的伸出右手,和工藤优作的握在一起。
“代理人和律师明天会联系您敲定合同,请您务必保持手机畅通。”埃尔莉站起来,腿有些忙,她抓住白马探的胳膊撑住自己,举了一下手里的剧本:“我可以带走吗?保密协议明天律师会带给您。”
“当然没问题。”
工藤优作也站起身。
结束了和店老板早田先生的合影之後,埃尔莉和工藤夫妇在店门口分道扬镳。
“你可真是!”白马探叹息。
为了小说的版权,竟然愿意拍商业片。
“妥协而已。”在白马探看来做出了大让步的埃尔莉却觉得没什麽,“为了利益。更何况这笔交易我不吃亏。”
她扬了扬手里的剧本。
“其实很不错了,可惜很多地方不适合用镜头去表达。如果我没记错,七年前这部剧本就被哥伦比亚买走了,可惜找不到合适的导演,一直拖到版权到期也没拍出来。我本来以为是剧本太烂,哥伦比亚看走了眼,没想到竟然还不错。现在白白便宜了我。”
看了一眼满脸疑惑的白马探,心情不错的埃尔莉解释道:“拍商业片比拍文艺片简单多了,实在不行就改成剧情片。无论是改剧本,还是拍剧情片我挺擅长的。”
从没因为投资发过愁的埃尔莉想了想明年的安排,决定明天和教父通个电话。
她一直都是快刀手,一部电影顶多三四个月就能完工,全年拉满,除去参加四大电影奖项公关活动的时间,她可以游刃有馀的拍两到三部电影。
不过最後选哪部电影作为主力去竞争奖项还是需要视情况而定。对于每年各大电影节的风向,还是她那位久经沙场的教父最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