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李念瑶的身世
贵客们在郭府并未久留,短暂交谈後,便起身告辞。
郭父满脸笑意,“遵儿,草儿!这边来。”
郭遵和黎小草对视一眼,赶忙上前,“爹,何事吩咐?”
郭父拍了拍郭遵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李大人了解了你的履历,对你赞赏有加,透露有意提携你为武节郎!”
“真的吗?爹!”郭遵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喜,他原本以为能得到李昭亮的几句夸赞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竟能直接晋升一级。
一旁的黎小草也笑道,“太好了,相公!”
郭父不住地点头,感慨道:“李大人说,你武艺高强丶胆识过人,将来定能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这次晋升,并不只是徇私,而是为天朝为官家简拔人才。”
郭遵挺直了腰杆,神情庄重道:“爹,您放心,我郭遵定当不负所望,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贺氏也从屋内走过来,听到这个消息,眼眶微微泛红,欣慰地说:“我就知道我儿有出息,这下可好了,晋升为武节郎,往後的路更宽了。”
她转头又对着黎小草道,“也真亏县主下降到我们家,给我们家带来了福气。光是短短半年,遵儿就一升再升,现在已经是正七品官了。”
“娘,我没做什麽,还是夫君自己上进。”黎小草谦虚道。
“你就别谦虚了,娘这刚订了一套金冠,是京城最时兴的款式,一会你拿去戴。”
贺夫人是老婆婆看儿媳,越看越欢喜。
虽说贵客已然离去,但一家人好不容易聚齐,也要吃顿家宴。
郭府的膳厅内,一张圆桌上摆满了精致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郭父坐在主位,贺氏丶郭慧儿坐在一侧,郭遵和黎小草在另外一侧,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除了二弟郭逵还在学堂,郭家人就聚齐了。
郭父端起酒杯,满是欣慰地说:“今日是个大喜的日子,遵儿得了李大人的赏识,往後仕途顺畅。来,咱们共同举杯,为遵儿贺!”衆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欢声笑语不断。
用完餐,黎小草和郭慧儿陪着贺氏回到房中,三人便围坐在一起闲聊。
贺氏喝了一口清茶,兴致勃勃地说道:“今日李大人带着李念瑶姑娘一同前来,你瞧见那姑娘了吗?长得可真是标致。”
郭慧儿点头附和:“是啊,娘,那李小姐举止端庄,一看就是大家闺秀。不过我总是觉得她眼熟,我是不是见过她?”
“你这个记性呀,比那狸奴都还不如,以後嫁娶李家我看你怎麽当这个主母,”贺氏戳了一下女儿额头,“三年前,李大人左迁时,在家里摆宴席,我带你去过,当时你就见过李小姐了。”
“哎呀,娘,女大十八变,当时李小姐可没这麽好看。”郭慧儿揉着自己额角辩解。
贺氏白她一眼,“反正我说什麽你都有道理回我。”
然後她又对着黎小草解释道,
“这李小姐是累世阀阅之家,她的祖父乃是李继隆,那可是名震天下的人物。李继隆是太宗朝的名将,为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与北虏(辽国)的战争中,他多次率军出征,立下战功赫赫,像满城之战丶唐河之战,他都指挥得当,大败敌军,保卫了我天朝的边疆。”
“不仅如此,他还参与了平定江南丶收复岭南等诸多战役,为我大宋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不世之功。”
“最重要的,他还是明德皇後(宋太宗的皇後)的亲兄,身份尊贵无比。”
“娘,您怎麽知道的这麽清楚?”郭慧儿奇道,她以为她娘对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不感兴趣。
“这可是你爹爹的顶头上司,他的情况,我能不去用心了解吗!”郭慧儿不说还好,她一说贺氏又来气了,“你这马上要当主母的人,连公爹的履历都还搞不清楚吧,你这性子,过去了怎麽帮衬我女婿啊!”
贺氏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哼!娘,为什麽非要我帮衬李逸啊,他也可以帮衬我啊,你看小草嫂子都凭自己的功劳封了县主,万一我也立个功劳呢!”
贺氏都要被自己女儿的天真言语给气笑了,“你立功劳?我难得跟你鸡同鸭讲,你多给李家多生几个儿子就算立功劳了!”
黎小草怕这两母女真的斗起嘴来,连忙岔开话题。“娘,公爹说李大人许诺相公七品武节郎,这事可靠吗?”
郭母的注意力果然立刻被转移,脸上笑意盈盈地说道:“那自然是可靠的。你有所不知,李昭亮大人如今身兼殿前都指挥使与定州路副都部署等要职。
殿前都指挥使统帅御前亲军,责任重大;定州路副都部署则主理北方边境军事防御,足见圣上对他的倚重。”
郭母喝口茶继续说道:“而且刚刚说过,他家与皇族颇有渊源,在朝中的地位稳固,提拔个七品官,不在话下。”
说着,她又叹了口气,道:“唉,虽说李大人位高权重,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大人的夫人早逝後就没再续弦,留下个女儿李念瑶。
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娘,李大人又整日忙于军政事务,纵使对女儿疼爱万分,却也实在分身乏术,没法时刻陪伴在侧。李小姐这孩子,着实可怜呐。”
“即便如此,李小姐依旧出落得如此优秀,琴棋书画丶诗词歌赋,礼仪规矩无一不精,她在京城的名媛圈里,那也是备受赞誉的。”
说着说着,又盯着只顾埋头吃冰饮子的郭慧儿,眼里满是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