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的工作人员抬着一个木板出来,板上贴着几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工作人员将木板放好,刚退后,来看榜的人就涌上前,将名单团团围住。
“有我的名字,有我的名字,我考上了……”
“让一让,让一让,让我看看……”
“赵哥那个是你吧?快看看考号是不是你的?”
“志平你的名字也在上面……”
“太好了……”
有高兴的,也有失落的。
“就这些了吗?没有了吗?”
“哎呦都怪我速度太慢,最后一题没来得做,要不然……”
“五十个人我竟然都没考上,真是太可惜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
录取的名额只有五十个,来参加考试的四百人都不止,没考上的居多。
注意到大家的情绪,工作人员站到石头上,宣布道:“以后还有机会哈,等厂子建好,还会招人。没考中的也不要着急,回去好好看书,多关注我们厂发布的通知公告,下次再来!”
没考中的人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
对考中的人来说,心里的高兴激动,都不用多说。不过他们也不敢太得意忘形,毕竟后面还有审查。
在经过政审、调关系、报道等一系列事情之后,他们终于成为云川省新材制造厂的一员。
工人宿舍是厂子第一批建造的建筑之一,就是为了能早早地用上。知青们扛着自己的铺盖卷入住,宿舍简陋的条件,也没有破坏他们的好心情。
他们结伴在还在建设中、比起工厂更像工地的厂子里转了一圈,兴致勃勃地猜着这个建筑可能是车间,那个建筑估计是办公楼……
以后,这里就是他们的厂子啦!
下乡多年,被现实打击得对未来充满迷茫的知青们内心重新涌出一股豪情。
抒发了一番激动的心情,回到宿舍,大家排排坐,厂子似乎还没完全建好,接下来他们该干什么?
接下来当然是培训了。
退役战士们和社会人士都住到宿舍里,第二天培训就开始了。
和考试一样,针对他们的培训也是分开的。前者的培训以操作为主,后者则更深奥一点,涉及专业上的知识。
培训人员不是别人,还是防弹衣项目组的人抽空来进行。
毕竟新材厂未来生产的几种材料都是他们项目组研制的,相关的东西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外号“竹竿”的冯良平被派了过来。
“大家好,”他站在前面,自我介绍道,“我是你们化学这门课的老师冯良平。好,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