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医学生穿越後决定躺平 > 雨後生机(第3页)

雨後生机(第3页)

这个小小插曲很快解决,随着五日後天气放晴,城里的死亡人数和感染人数一再下降,终于,城隍庙病房里最後一个病人也治愈回家。

空荡荡的病床,空荡荡的城隍庙,吹来一阵轻松的风,吹散压在衆人心口的大石。

接下来的日子温馨愉快,瘟疫结束,襄川城外的瘟疫病人也被治好,他们将前衙和县令官印归还给山彩,徐典将军留下五十虎贲军,随陈詹事一同回京向太子复命。

襄川城恢复生机,因瘟疫不得不待在家中的百姓像雨後竹笋一样冒出来。

西关大街两边的酒肆丶饭馆丶茶楼丶当铺都将封门的板子一块块卸下,肩膀上挂着布巾的小二满脸堆笑,响亮地吆喝声四起。

罗仪卿穿越过来两三个月,第一次体验到古代的热闹市井,手里拿着一个糖人东看西看。

孙掌柜远远地看见仪卿来了,亲自招呼她坐下。

“罗姑娘要点什麽?今天有上好的红焖羊肉丶莲花鹅签,也尝尝我们大厨的手艺?”

她点了几道菜,准备带回城隍庙给师姐和医官们吃,此时门口进来一个菜农,嗓子痛得说不出话,卖菜之馀还要碗茶润润喉咙。

孙掌柜命夥计按市价收购菜蔬,好心告诉菜农:“城隍庙有郎中义诊,不要钱的,快去吧。”

“我来看看是什麽病。”

罗仪卿看见菜农肩挑沉重的背篓,想着能为他减些奔波也好,让他张开嘴巴,用一根竹筷充当压舌板,看见明显的扁桃体三度肿大,咽喉红肿严重。

菜农的声音嘶哑,完全说不出话,只能用手比划着指指喉咙。

清水打湿白布,擦干净病人拇指上的污泥,她用力向指尖推挤手指直至充血,接着从布袋种掏出一根锋针,对准菜农的拇指指甲外侧用力扎下去——

“嗷!”

一滴滴暗褐色的血液沁出,十指连心,菜农痛得哑声呼喊,罗仪卿却无视他的喊叫,反复挤压放血,直至暗红色的血液变浅。

左手扎完,衆人惊讶地发现,原本说不出话的菜农,虽然嗓音还是沙哑,但已经能够说出完整的字句。

罗仪卿继续给菜农的右手拇指放血,两手拇指都放完血,她示意菜农说几句话。

菜农清清嗓子,果然原先沙哑的声音变得清亮。

“神了,真神了。”

罗仪卿从专注中擡头,这才发现桌子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客人和夥计,乌泱泱一片。

“这可是救了我们全城人的太清宫女医,曾给我喂过汤药的。”

“好人啊,都是好人。”

有人认出仪卿,高升店大堂热闹起来,对太清宫诸人赞不绝口。

**

太清宫的医官们都驻扎在城隍庙,免费给病人们诊脉看病。

能够跟随涵虚子学习的几位医官,都在本地小有名气,颇有一技之长,比如沈医官善治小儿病,小儿疳积丶黄疸丶厌食丶感冒,几副药下去就能见效;李医官有张家传秘方,治疗水肿病乃是一绝。

明玄擅长针灸,腰腿疼丶落枕的患者只消三五次针灸,疼痛就能减轻大半;明心擅长治疗胃疾,无论是胃痞丶泄泻丶食积丶呃逆,都药到病除。

好郎中难得,一个县也只有一两人,襄川百姓身上难免有些病痛,如今遇到这麽多好郎中,纷纷赶来诊脉。

太清宫的女冠们还有一个男性郎中比不了的优势——善治女科。

妇女往往碍于男女大防,有些疾病症状对男性郎中羞于啓齿,而面对女冠则没有这个障碍。

一时间,城隍庙门庭若市,仪卿和明玄想着,这些草药横竖是朝廷派陈詹事送来的,干脆用之于民。

城里一片祥和,而山彩似乎也平静下来,接手官印後,开始悉心安抚百姓,缓收税赋以周济民困,免除多项浮费,倒是人人称颂,浑然忘却她曾下令将染病的百姓扔出城外不管。

虞琇纳罕,便整日盯着山彩的动静,发现她果然蜗居在县衙,每日不过是去公堂点卯,除此之外便是约仪卿去县衙说话。

两人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城隍庙,刚想招呼正在诊脉的医官们吃些茶点,山彩派人送来拜帖,邀仪卿上门一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