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会随着资源流动的。
而星空学院,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池。
就像是数百年前的丑国一样,用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为他们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他们不会像丑国那样不择手段地留人,但……要是人家自愿留下,咱也不能干涉别人的人身自由不是?
更何况,他们来了,学习着,参与的项目也都是自己的,成果大头还是他们的,只需要稍稍的分一点点的成绩给外来的研究员,但提升还是本国的,然后新的技术生成新的资源,组起一个正向循环。
这样的好事,谁不喜欢?
星空学院站到台前的好处还不仅仅是这些,上文提到的也就是最为浅显的两个方面而已。
确定下来事情之后,阮星回就乘坐专机返回,直升机直接降落在学校附近的驻地,然后防爆车将她送回了学校范围内。
站到台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把过往的成果都拿出来遛一遛。
开个新闻发布会,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剩下事情自然会有人来推着他们完成。
阮星回回到学校后,就叫来了殷倩。
殷倩现在已经不再只是初中部的校长了,她被阮星回调任到了星空大学,担任副校长一职。
虽然她的教学能力是不足以应对这些学生的,但是她胜在能力足够强,所以阮星回安排她来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
像是招生、对外宣传这些方面,都是由她来负责。
这次的新闻发布会,自然也要由她来组织。
“你把这四年……不,把建校以来所有的研究成果全部盘一遍,然后把名单发给我。”
阮星回揉了揉额角。
学校现在恨不得一天三个小产出,三天一个大产出的,阮星回实在是记不全,只能让殷倩去想办法。
“名单给我以后,你做一个总结,我们要对外公开了。”
对外公开这件事是早晚都会发生的,阮星回很久以前就跟以前提过,所以听到她这话也没有觉得意外。
因为提前做了准备,现在资料在她那里都是现成的,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这个总结要以什么形式进行。
发布会?记者会?还是别的?
别看名字看起来很像,实际上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
殷倩需要知道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组织,然后整理出最合适的展示方案。
阮星回听了她的问题,点点头。
“是发布会。”她顿了顿,“发布会宣布成果比较方便一点,不过以后倒是可以把记者会给筹办起来。”
她也是突然想到这一点的。
“学校现在成果不少,虽然不至于每个都能让世界翻天覆地吧,但总归是需要一个对外宣传渠道的。”
阮星回越说越兴奋。
“外国有专业的期刊,咱们学校自然也可以。”
“到时候,期刊和记者会两相结合,就相当于是一次次的成果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