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另辟蹊径,在村子里搞起了农家乐、特色餐馆之类的店面。
而在与星空路相对称的方向,另一条路也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逐渐有了规模。
小耿来征求阮星回的意见,问这条路要怎么命名。
阮星回想了想,最终这条路被命名为星海路。
星海路施工的过程中,村民们就激动了起来。
星空路沿路的几个村子以前是什么模样,现在又是什么模样,他们一个个的都看得清楚。
自然也就惦记了起来,想着要和民宿联盟联系一下,看看他们能不能也参与一下。
这方面的工作阮星回没有管,而是全部交给了底下的人自己来处理。
随着星海路的建成,星空学院终于又多了一条主干道。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车辆通行更方便快捷了。
而星空医院的人,也多了起来。
这里说的医院的人,不是医院的工作人员,而是星空医院的患者。
星空医院现在在外界并没有太大的名气,做的最多的事情也就是给学校的十多万师生看诊,以及给周边村镇的居民们看诊。
最大的限制还是星空医院的位置,实在是太偏僻了,路程耗时过长。
这样一来,山外急救的案例就很难会送到这边来。
毕竟光是那些弯弯绕绕的山路,都要把病人给耗没了。
星空医院接诊的急诊基本都是学校里的学生,偶尔会有一些村民们过来,虽然不至于说没有病人,但是比起它这个规模来说,显然是不够用的。
但阮星回提前建起星空医院的目的也不在于让它多快多快扩张到什么规模,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预防。
医院的建立是需要积累的,现在他们就处于积累的过程中。
无论是医生们的动手经验,还是人才储备,都需要给足了他们时间。
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星空医院的位置偏远,且并没有多少的病人。
星空医院和星空学院还不一样。
学院内部涉及到了许许多多无法以常理解释的问题,尤其是星空大学各个学院的科研部门。
所以,除了学生以外,星空大学所有的教师都是通过系统抽卡而来。
但是星空医院所涉及到的这部分隐秘就少了太多太多,自然,也是可以对外招聘医生的。
如果有什么实在解释不了的事情了,他们还可以直接往星空医学院身上推。
所以即便是现在医学院还没有一个学生毕业,也只有数量不算多的老师来兼职,却已经有了两百多名医护在此工作。
平均下来1:75的比例,已经算得上是比较富裕了。,
毕竟大家平时最多的也就是头疼脑热,偶尔要动个手术,都还要靠各个科室的医生来抢手术资格。
没办法,太稀罕了!
不过,虽然现在的患者数量少主要是因为赶路难引起的,但是学校附近的各个交通点都在逐渐完善了起来,用不了多久,还会迎来一次大提速。
比如星空学院侧后方的城市轻轨。
就是从桐山市直通星空学院的交通线,通过这条线,从桐山市到星空学院最短只需要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