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烤炉做好以后,秋菊试着烤了两三次烧饼试水,效果不错。
不过因为烤烧饼需要的时间比较久,最近的菜单又都已经安排好了,所以这道主食一直没有进入到学生们的视线中。
但是秋菊今天安排给大家的主食并不是烧饼。
而是颇具西北特色的食物——馕。
馕坑和烧饼炉长得还是有区别的,但是时间已经不允许秋菊再搞一个炉子出来,所以她就将就了一下。
之所以给学生们配馕吃,还是因为今天篝火晚会的另一个主角——烤全羊。
烤全羊和馕都是西北颇负盛名的食物,光是把它们的名字放在一起看着就觉得很搭了。
这边学生们刚刚把帐篷都搭好,食堂就送来了刚刚烤好的前两炉馕,两只早已腌制好、架上烤架的烤全羊也已经开始冒出了滋滋的油香。
每个学生都分到了一小块馕,手掌大小,吃饱是肯定不够的,但是馕这种食物用料扎实,特别顶饿,唯一的问题就是刚出炉的时候才最好吃。
如果这会儿直接一人发一整个,等篝火晚会进行到最后,馕早就已经凉透了。
火苗在篝火堆上跳跃着,扭动着,将热度散发到每个人的身上。
迎着火光坐下,学生们咬着还略微有些烫手的馕,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莫名地想笑。
是太开心了吧。
不需要任何人宣布,篝火晚会就这么在无声无息中开始了。
操场的四周,平时用来打上课铃的音响突然开始工作。
一阵滋滋的开机电流声之后,熟悉的音乐从四面八方将学生们包围。
这音乐学生们都很熟悉,是他们每天早上的起床音乐。
为了能够让起床音乐起到真正叫起床的作用,阮星回特意选的一首快节奏嗨歌。
这会儿音乐的前奏刚一响起,学生们就想起了每天早上被这首歌支配的“恐惧”,下意识地开始跟着音乐节奏点头挥手。
气氛根本不用人刻意鼓动,音乐还没有放到副歌部分,就已经有学生开始扯着嗓子跟唱了。
下意识唱出声的时候,杜凡的内心还有些慌。
毕竟四周没一个人出声的时候,作为出头鸟,人下意识的就会紧张。
但是当发现自己这一嗓子之后,其他同学也开始响应。
杜凡就不慌了。
慌什么,谁还没唱过歌了?
光速放下了心里那一点点小包袱,杜凡毫无负担地唱得更响亮了几分。
音乐还在不停地放,放完起床铃,还有课间铃、平时广播站里偶尔放着的音乐也都被拉进了歌单,一首首地随机播放。
学生们也越来越放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