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根据武德司人送来的消息,辽国朝堂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北院大王联合契丹诸部贵族,在朝会上突发政变,直接将萧讨古斩首,自立为摄政大臣,同时接管六院部,称待有合适人选,再立南院大王,将六院部兵马归还。
一个月后,小皇帝耶律郑哥梦中惊悸而死,太祖嫡系一脉彻底断绝,耶律奚底虽非横帐,但父亲耶律撒割曾任南院大王,母亲萧氏也是述律平太后旁支,与辽景宗也算同辈。
虽不是嫡系,但眼下也难以找出来一个嫡系继承者,经萧氏、五院部贵族、边境部族以及朝中官员一致商议,推举耶律奚底为辽国新主。
信报上短短数百字,看着轻而易举,可只有耶律奚底知道,其中过程有多少艰辛,但凡行差踏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杀萧讨古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做了这么久的摄政大臣,他已是心高气傲,便算因为掘坟一事而被贵族围攻,他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只觉得时日久了,了解了自己苦衷之后,也会体谅自己。
耶律奚底不过就是联络上了萧讨古麾下、对掘坟一事不满的将士,而后在一次朝会上动手罢了。
萧讨古临到死也不敢相信,他会死在自己的将士手中。
而后看到站在一旁微笑的耶律奚底,便什么也明白了,可此时明白,为时晚矣。
耶律奚底手握重兵,他要摄政,朝中大臣也没有意见,且他们已是对萧讨古的种种作为感到不满,换一个耶律家的人来,或许能有所改变。
耶律奚底之后的确确立了不少新政,取消渤海遗民的“复国税”、汉人工匠的“赎身税”,好让他们能够安心得在辽国生活下去。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口,耶律奚底并不想让辽国的人因为一次战败而离开。
另外,对于议和物资,缺少的白银和绢布,耶律奚底带头捐出自己一半的家资,其麾下忠心将领也纷纷效仿。
摄政大臣如此做了之后,朝中大臣、贵族等虽心不甘情不愿,但多少也拿了一些出来,加上从各地凑来的,竟然也凑了有五十万两白银,三十万匹绢和二十万张毛皮,一并命人送去了验货场。
至于战马,耶律奚底命人去各处牧场采买,只要是健康的,瘦一些或者年幼一些也没关系,先凑了送过去,若大宋退回不合格的,他们留着自己培育也行。
暂停太祖陵墓等所有先帝陵墓陪葬品的运送,在路上的全部运回重新陪葬,若发现有私自扣留者,一律处死。
一番新政下来,辽国渐渐稳定了下来。
而接下来对于耶律奚底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大事,便是如何登上那个位子。
耶律郑哥实在太小,主幼国疑,就算有摄政大臣也免不了朝内外的人心浮动。
可历来大辽的皇帝只能是太祖嫡系,自己虽然是太祖四世孙,但已算旁支,并不是横帐房直系。
统帅辽军精锐也无济于事,军中多有贵族子弟,他们包括契丹八部长老议事会、五院部、六院部的人,还有朝中大臣,并不会推举自己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