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城的客人仅只是来了就走了后,半点消息也没有的这件事情。
安松雨三人还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
最近她因为阿玲宅基地那边的事情,正在尽量的安排着人。
那边老师傅已经开始主导着接下来的活了。
安松雨手上没有这样的人才。
但他们尽量多维持着老师傅的关系。
除此之外,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熟悉的工人,都多多配合。
倒也不说跟着偷学手艺。
像仿古建这其中的很多手艺,并不是跟着多看看就能学会的。
他们只是想把这其中的施工情况给弄的清楚一点。
以后再遇上时,或者有需求时,也能更加清楚。
当然对于安松雨这三个做设计的人来说,这全程跟踪,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能带来更多的灵感。
不过安松雨却没有那么多时间天天跟着。
阳光花园出租房那边,她那天虽然没能过去。
后面也抽了时间过去一趟。
但这租房的情况嘛……不能说全无收获啊!
至少听说村委的统计,每家每户还是基本上有租出去的。
嗯……他们一大家子,倒是给村里拖了后腿。
并且,因为他们房子新、装修好、且全都是按照出租屋的标准装修的。
虽然房租比新林村那边贵的一点,甚至距离厂区距离还远了一点。
但来租房的人普遍对生活比较有要求。
按照村里的人说,要么就是收入比较稳定的管理层,要么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点追求的年轻人。
总的来说,虽然并不能让村里的人满意。
可也算是有个好的开头,同时也让江村人真正的领悟到了租房这事,是完全不能心急的。
于是最近这几天,江村各家有事忙的人都各忙各的去了。
剩下负责出租的人竟然大多数都是村里的老人们。
就连妇女都没有几个……想当初江村的农家乐,经营者虽不能说是家里的女人为主。
但基本也都是夫妻俩一起一起打理。
现如今的江村,经过一年多的展,别说各家的年轻人了。
就是各家原本负责赚钱支撑着的中年人一代,也同样不甘落后。
有的夫妻一起去创业,有的早就有雄心的,已经各自有各自的事业了。
现在,能够抽得出时间的那些人,不就是原本只能待在家里种蘑菇的老人们吗?
也幸好,当初他们各家选房时,都考虑了过去住的问题。
虽然最后反应过来了,去住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想来想去,这特意为自家挑选的房子,倒也没有完全改成出租房。
反正,以后这边铺子、出租屋都需要打理。
留套房子偶尔赶不回去时,过来住住也好。
但却没有想到,这些房子能够用上的,竟然会如此之快。
就是安顺和夫妻俩,他们也同样跟村里的老人一样操心。
不过他们两位老人家住的自己的房子。
想当初,他们原本是小儿子结婚后,不乐意跟儿子媳妇住,就一直住在老房子中。
但几个儿子都越来越能干了,就一起凑钱把他们老房子给拆了。
早早的建成了二层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