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人心下一横,宛若就义般往前迈出了英勇的一步:
“老臣斗胆,恳请陛下与太女殿下重视数理化这三门科目的发展,将其纳入科考范围!”
柳大人一语落下,原本还在装鹌鹑的那帮大臣们登时都有些绷不住了,
一个个不是扭头对着柳大人怒目而视,就是压着嗓子咬牙切齿地小声质问柳大人。
再有的,更是按捺不住地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科举考试不是儿戏,天下读书人多的是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时的,
贸然将大家知之甚少的数理化这三门加入其中,定会招致学子们的不满!”
“可这是能够最快将数理化三门学科发展起来的法子!”
柳大人据理力争:
“学习科举原先的那些内容固然重要,可数理化难道就不重要吗?
老夫记得张大人当年也曾是状元出身,敢问张大人,炮弹来临之时,张大人能靠着你念过的那些书,把它挡下来吗?”
“你这是强词夺理!”
张大人被气得脸红脖子粗的:
“本官是文臣又不是武将,那炮弹来了怎么也轮不到本官去挡!”
“你……”
“好了好了!两位大人先别吵了!”
云舒坐在“书墙”后头,愣是等到两个人都吵红温了,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劝道:
“其实这事也不是不能折中,常规科举之前怎么考,现在就还怎么考,
咱们只要单独再加一个和常规科举同步进行的数理化科举不就行了?
这样既不影响那些参加常规科举的学子,也能帮助朝廷更好的选出需要的人才。”
……
:老夫为何就不能变成“甄襄”?
虽然另设数理化科举什么的,照样也还是会减少常规科举这边原有的名额——
至少工部那边的缺口,往后肯定是绝大多数都要给通过数理化科举上来的人了。
但有了柳大人前头的那一番提议,两相对比之下,云舒这折中的方案,就显得让人好接受了许多。
一群人就此事在御书房里仔仔细细地商议了足有一个多时辰,最后还是宣武帝大手一挥,让大家回去再自行整理整理思路,写成折子,明日早朝当堂再议,
这帮大臣们才总算是又御书房里出来了。
虽说新加数理化科举的事情,如今几乎已成定局,
但一想到大家进宫之前,明明都还是统一的意见,
可进到御书房后,柳大人却突然临阵倒戈,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感觉遭到了背叛的大臣们便很难能给柳大人一个好脸色——
“还是柳大人厉害啊!之前还装作没看过《大国》的样子,
现在看来,柳大人莫不是早就知道了太女殿下的谋算?”
“柳大人之前装得还真不错,我等实在佩服至极啊!”
“哼!”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大臣们或阴阳怪气,或冷哼甩袖着离开,
最近都和柳大人乘坐一驾马车的杜大人也忍不住多嘴问了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