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5章
有了王林的命令,创办书院的事情就被很快提上了日程。
不过就如钱墨所担心的那般,当王林在大朝会上,提出要创办一家培养匠人、医者等综合型书院的时候。
顿时遭到了几乎大部分朝臣的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啊!书院乃是读书、明理的地方,怎能用来培养匠人?这简直是,简直是。。。。。。”
说到这,那位提出反对意见的官员,突然有些说不下去了。
“简直是什么?”
此时翰林院大学士冷冷瞥了刚刚说话的官员一眼。
这一眼,仿佛是在说“水平不行,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
随即,翰林院大学士主动站出来:“陛下,圣人之学,经国纬俗,乃立国之本。
书者,载道之器。院者,传道之所。‘书院’二字,自古便是圣贤文章、道德文章流传教化之处,关乎士林清誉,天下文脉所系!
岂能。。。。。。岂能用以容纳匠作之徒、工巧之技?此乃淆乱名分,实属僭越,望陛下三思!”
“正是如此,陛下。”
紧随而来站出得,则是御使大夫庞惑。
尽管他算是支持王林的人,不过只在他觉得王林做得对的地方。
如果王林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庞惑还是会站在一个“相对”公正的角度,平等的指出每一个人的错误。
“陛下,士农工商,各有其序。工匠技艺,自有其传承途径,或父子相传,或师徒相授,何须与士子同门?
若此风一开,唯恐斯文扫地,清浊混淆,天下读书人必将为之齿寒!”
他的话,立即引起了其他文臣赞许的颔首。
这些人看向庞惑的时候,眼神都变得和善了不少。
之前觉得,庞大人那张嘴,一般人完全无法与之争辩,惹人不喜。
现在倒是觉得,他们正需要庞大人这样的人才啊!
关键时候规劝陛下,让陛下不要因为冲动做出一些出格的事。
王林的手指在龙椅冰冷的扶手上缓缓划过,目光则将下方臣子们的表情尽收眼底。
匠人,在这些臣子的眼中。
哪怕有人已经入朝为官,依旧只是“奇淫巧技”,上不得台面。
如果不是王林强行推动工部由匠人做主,创办科研院。
那么按照朝臣们的想法,这两个衙门根本不应由匠人当家做主!
官!
尤其是有品阶,有实权的官。
本质上就是为了管理,具备权威。
而不是有技术,有能力!
在官员们眼中,读书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至于读的是什么书?
当然是圣贤书!
祖宗们留下的东西,还能害了子孙后代不成?
就连工部侍郎,也就是王林为工部特地配的那位负责日常管理和公务的侍郎,都主动站出来,应援庞惑等人。
“陛下励精图治之心,臣等感佩。然办学育人,当以敦厚人伦、培育君子为要旨。
工匠之学,虽有小用,终究非立国大道。耗损国帑创办此等书院,实属靡费,恐为天下所诟病。”
“大道?”
王林突然嗤笑一声。
让在场朝臣都有些愣怔,不明白陛下怎的突然如此笑?
笑得人心里发毛。
他声音轻缓,看似呢喃,却又能让所有人听得清楚。
“在尔等心中,何为大道?”
没人回答。
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