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请了你们两家,后面还会请别人的。”
康厂长还在嘴硬。
那两家发行商心里想的却是,康厂长肯定是别的一家也请不过来。
康厂长着急上火。
秦齐却一脸淡定。
这两家发行方说得一点没错。
千禧年之前的华国电影市场,正处在“海外大片崛起、国内喜剧发迹”的时期。
《那山那人那狗》一没有大明星,二没有大场面,三没有历史沧桑感,四不能逗人笑,得不到国内发行商的青睐那还真是一定的。
秦齐对这个局面早就有数了。
“这样吧,咱们这个片子,我出30万买断发行权,你们看怎样?”
三联因为接了《不见不散》眼看就要赚到不少钱,手头也算富余,就打算出一笔小钱把电影买下来,放到市场上碰碰运气。
至于皇城根,则是当场表示不愿意买。
一听只有30万,康厂长的脸彻底黑了。
“这不行,我们这部电影花了大两百万,您就出30万,这买卖谁能愿意啊?”
三联那边的人很傲娇。
“嘿,康厂长,咱们卖电影不是卖白菜,陈导的《荆轲刺秦王》你们都知道吧?又是多国合拍,又是投资8000多万,最后还不是10月8号那天在大会堂首映就被骂得狗血淋头?那部片子赔了多少你们算算?”
一番话,把康厂长急得冷汗都冒了出来。
《荆轲》的事他当然知道,但人家那是大导演、大制作,亏了也就亏了,自己这片子用的都是身家性命的钱,可赔不起啊!
这30万还不够回收他们一家的成本呢,这样的业绩怎么跟小颜总和秦总交代啊。
他偷偷瞧了一眼旁边的四个投资人。
谁知,四个人竟都是一脸淡定,康厂长一时愣了。
怎么回事,看来投资人并没有生气啊。
不知道这是万冠集团人傻钱多不在乎,还是说这几个孩子年纪小不懂得怎么回事呢。
京影厂那边的对接人则暗自庆幸。
幸好夏天那会康厂长来拉投资的时候,他躲出去了没多出钱,不然这会赔得裤衩都掉了。
康厂长又硬着头皮去问电影频道的那位负责人。
“您这边收购的话是什么价啊?”
那位负责人叹了口气。
“哎,你们拍部电影也不容易,我们要再不收,我也知道,你们就没什么回款的地方了,不过台里经费有限,这种在电影上映阶段没什么声音的电影,我们大概也就能出40多万的收购价。”
一直没说话的霍健起,听了这边的报价,心里是哇凉哇凉的。
自己兢兢业业拍了部电影,上不了电影院不说,连上电视台的电影频道都这么难!
“你们先谈吧,我那边还有事,我就先撤了。”霍健起站起身就打算走。
主要是坐在这里他如坐针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