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他从不满足?缘于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已经得到太多。
他,五岁学剑,七岁已青出于蓝,九岁一剑成名。十三岁时更已悟出更高境界的剑道,从此创下天灵剑法,功力益发炉火纯青;若他不喜欢的话,无人能近其身三尺,亦由那时开始,他在剑术的比试上,从无败绩!
后来,江湖人更尊称他为——剑圣!
可知他的剑艺已是何等超凡入“圣”!
可是,剑圣并不快乐,因为他今年还只得二十七岁。
二十七岁!想想也觉可怕!他人生的路,还只是走至二十七岁,已经得到一切剑术、修为、尊崇与荣誉,已经得到太多,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只是……
他还没死!难道真的要他就此抱着“剑圣”这荣誉终老?成为剑中之圣,便是他一生所求的极限?
不!心高气傲的他犹不满足!他认为,在这世上某个角落,一定还有一个与他旗鼓相当的绝世剑手,只要与这个绝世剑手一战,他一定可以将自己已经超凡入圣的剑艺再度提升!
惟普天之下,是否真的有一个与他同样利害的剑手?会否,这世上根本便没有更强的剑手?剑圣,已是剑中之圣,剑道之终极巅峰?
他不知道!正因为他不知道,所以今日,他才会前来这个地方。
但见二十七岁的剑圣,正静立于一座古刹的大殿之内,他翘首看着殿内安放着的释迦大佛,连一点尊敬的意思也没有,更遑论会叩拜神佛!
这座古刹,唤作“灵修寺”,是方圆百里内最大的寺院,不过剑圣今日前来此地,非为拜佛,他从不信天佛,他只深信,命运就在他自己手中!
他今日前来此灵修寺,无非是找一个人——灵修寺这一代的主持。
佛陀!
众僧之佛!
据闻,这个佛陀,自小已精通佛、医二理,他更是全九州僧侣们最推崇倍致的高僧,故有“佛陀”之称。
再者,这个“佛陀”除了精通佛医二理,还有一种本事。传说他额上嵌了一块“透心镜”,可以看尽红尘内的世人世事,皇妙无穷。
剑圣今日找他,便是要佛陀为他一看,究竟这个浩瀚人海,还有否值得他再拔剑一战的超级剑手?
他手中所握的绝世剑,已快要封尘了……
剑圣等不多久,终于被一个小和尚请至寺内东厢某个厢房之外,小和尚道:“剑圣大侠,佛陀主持最近微感抱恙,本欲谢绝一切访客,不过今日乍闻剑圣大侠亲自造访,佛陀主持竟然叹了一句‘要来的人终于来了’,于是不由分说,便遣弟子前来相请。剑圣大侠,看来,佛陀主持与你相当有缘啊!”
“是吗?”小和尚一片热心相告,剑圣却是冰冷回应:“那你何不快快住嘴,去干自己的事?别妨碍我与你们主持说话!”
小和尚不虞自己一片热诚,却遭受剑圣冷言相向,登时窘态毕露,不知如何应对,幸而,此时厢房内已传出一个苍老慈祥的声音为他解围:“灵明,念诵晚课的时分将至,你何不前往普心殿好好准备?这位剑圣施主,就由为师招呼好了。”
这个号作灵明的小和尚,真是巴不得有这个机会,连忙打躬作揖,呐呐而答:“是……的。佛陀主持,弟子这就立即往……普心殿。”说着已趁机溜之大吉。
原来适才那苍老慈祥的声音便是佛陀?剑圣不禁眉头一皱,心想佛陀果非徒负虚名,单听适才那祥和的声音,已知他佛法之深。
可是剑圣仍是目中无人,也没得佛陀同意,伸掌一推,便把厢房的门推开,只见厢房之末,正背坐着一个身披素净袈裟的和尚,这个和尚的背影看似并无特异之处,惟剑圣修为极高,已隐然感到,这和尚身负一股祥和之气,是高手!
“你,就是那个传说可看尽红尘一切世事的——佛陀?”剑圣不屑的问。
佛陀对于剑圣语中的不屑竟置若罔闻,他落落大方地答:“贫僧正是。”
剑圣冷嘲:“嘿!既是出家守戒的所谓‘贫’僧,何以又会冠以‘佛陀’如此浮夸霸道的法号?”
佛陀笑语解释:“俗世凡人,心常失主。他们永远可望有更高深的人为他们释疑解困;贫僧被一众僧侣冠上‘佛陀’之名,亦只是一种吸引世人入信的法门。当世人皈依之后,才好好向他们宣扬正信的佛法。”
剑圣道:“你倒是能言善道!不过你既被称为能看尽红尘世事的佛陀,又可知道我剑圣此行目的?”
佛陀未待他把话说完,已缓缓转身,看着倨傲不群的剑圣,皇色霎时变得有点黯伤道:“贫僧早已知道你此行目的。剑圣施主,你是前来想问贫僧,究竟这人间还有没有仍值得你一战的剑手,是不是?”
“剑圣施主,贫僧可以立即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