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陛下,地里的庄稼汉,他不识字啊,更不会算,简单的计算也不会,这怎么算农税呢?”
于谦对此是担忧重重,农庄法好不好?
好!在于谦看来,至少几十年内,可以大幅减缓地方奸势豪强侵占土地,据为己有。
地方无法官绅勾结,这会极大的增强朝廷的威严。
但是如何执行,是眼下的难点。
朱祁钰其实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早有准备,兴安就在司礼监经厂,做了这事。
以前在朱叫门手里,只是印佛典的地方,现在都印了新的真正的好东西。
朱祁钰从袖子里掏摸了半天,拿出两本书来。
“朕早有准备。”朱祁钰将其中一本书递给了于谦。
这本书可是他一笔一划亲手写出来的,里面可是大杀器,值得他亲自写一写的东西。
于谦打开看了看,面色惊变,随即心悦诚服的说道:“陛下,大明之甚幸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于少保怎么也学的石总兵那般了?一点微小的工作罢了。”朱祁钰站直了身子,十分平静的说道。
是个人都想要被夸赞,朱祁钰也不例外。
但是他的确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虽然熬了几夜,但总算是为大明再次伟大,迈出了了一小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一小步又一小步,大明必然会再次伟大!
教科书(均订加更)
朱祁钰到底写了什么,让很少夸赞的于谦,都赞不绝口?
其实并不复杂。
是一本《减省汉字的笔画案》的书,上面是简繁对照表,朱祁钰对繁体字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
这一本上,有两千个日常用字,是朱祁钰亲自写的,目的就是简化文字的学习中的负担。
鲁迅先生曾经激烈的倡导过简体字,甚至要废除汉字。
在他的名着《孔乙己》里,也提到了茴的四种写法,来剧烈的抨击正字书写困难,导致的文化知识传播速度的缓慢。
鲁迅先生的这种激烈的倡导,一来是时也运也,二来,何尝不是一种求上而得其中,想要开窗户,就大喊掀屋顶的做法?
比如壹只忧郁乌龟,这么简短的一行字。
让朱祁钰去写,他也懒得去写。
所以他在朱批的时候,已经开始下意识的使用简体字去批复。
但是大明朝的朝臣们,并不是看不懂。
因为简体字本身在大明朝就有极大范围的使用,只不过他们不叫简体字,叫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