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不能选用,但是依旧是勋军嘛,地位不减,至于承袭爵位和相应待遇,你连讲武堂都无法毕业,哪来的待遇。
爵位就在那里,你通过了,就可以承袭了,无法通过,就一直补考到死,承继之事,顺延便是。
石亨和张輗终于没了多少意见,俯首说道:“臣等领旨。”
“朕每日巡查大营,从未一天停歇。”朱祁钰却非常平淡的挑起了另外一个话头。
石亨一缩脑袋,躲了半个身位。
上次他在军中行乐,被陛下逮了个正着,陛下打他点军棍而已,这事要是被于谦知道了,再把他扔进牢里,那可就不妙了。
这事流传范围极窄,连整天盯着他的御史都不知道,这陛下要是说这事,他今天可是要遭了。
朱祁钰看着石亨的模样,摇了摇头,他当然不是说石亨那点下半身的事儿,有错已罚,不必旧账再提。
赏罚二字很重要,既然罚过了,就不能揪着不放,一罚再罚,没这种道理的。
他颇为感慨的说道:“于少保发饷的时候,甚至要亲自看着发给军士,才会放心。”
“即便是十团营里,军官肉刑私用,贪墨军饷、私役军士之风,屡禁不绝。老营更甚,朕心甚忧啊。”
如何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这些个军中的老资格,擅用肉刑,甚至直接出现伤残,贪墨军饷,上层吃肉,下层连个碗底都舔不到,于谦都不得不亲自给军士发饷。
军士们还得没命的给老资格们干活儿。
这士气涨不上去,战斗力能上的去吗?
京营的实力能恢复吗?
驾长车,气吞万里如虎,还有可能吗?
显然没有。
别团等人齐(均订加更)
朱祁钰提出的问题,是现在大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肉刑私用、私役军卒、贪墨军饷,这种自上而下的压迫,会导致什么?
会导致大明的军户不断的逃逸,宁愿背着黑户也不愿意在军屯之上劳作。
因为军屯劳作真的会死。跑了,还有可能活。
对前途的迷茫、对死亡的恐惧,必然如同于谦所言,万事皆私,就会让军心动荡不已。
大量的士兵溃逃之后,就是低级军官溃逃,最终导致大明朝的军队越来越庞大,阙员越来越多,冗员无数,却无甚战斗力。
军纪无法保证,贼过如梳,兵过如篦。
这是导致大明军队战斗力持续下降的诱因。
军屯法的不断败坏,有种种因素,但是军户逃屯,和私役绝对有极大的关系。
军屯法的破败,也代表着大明军事实力的快速下降,这种下降,让大明每次大战,都伤筋动骨。
军事实力的下降,也让皇帝不得不倚重朝臣。
“陛下,臣以为可让地方御史负责监察之事,风闻言事,充分调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徐有贞作为都察院的扛鼎人物,立刻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