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朱祁钰的意思非常明确,九镇军工作坊,可自行改造手铳、火铳、大将军炮、子母炮等器械,自行携带装备进京校场。
他一个脑袋可能改良不了军械,但是大明工匠千千万,这么多脑袋,集体改造,还改不出好物来?
当初在西便门处,看城池守备的时候,他就和于谦讨论过火器的改良。
现在终于有了个好法子。
朱祁钰完善了自己的想法,让卢忠带将敕喻,送向了塞外的于谦手中,顺便给了石亨一份,让他参谋参谋。
石亨的回复很快,只是他觉得打固定靶标没意思。
不如从西山煤田上把那群瓦剌俘虏,放到围场里,以瓦剌的首级为准,这样才有效果。
石亨在这些方面总是非常的有想法,他的主意,真的很不错。
当然这种做法被朱祁钰拒绝了。
俘虏的瓦剌人可是京师三大厂,煤炭出产的主要劳动力啊,怎么能白白浪费呢?
于谦拿到了朱祁钰的书信已经是两天后了,他拆开之后,看着朱祁钰的奇思妙想,愣了很久。
陛下对军械极为重视,发动大明九镇边军的工匠,去一起集思广益。
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陛下之前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果然是没错的。
于谦并没有马上写回书,陛下的这个主意很好,但是缺少了很多细节,需要于谦去补充。
而且这种事,不是一拍脑子就能做的,至少今年是做不得了。
他收起了书信,带着五六个亲从,走进了村落里,他现在还有重要的是要做,那就是赈济百姓。
大风大雨之后,又是兵祸,紧接着就是大雪纷纷,这叫瓦寨的村里,人丁稀落,个个面黄肌瘦,勉强活着,他们瞪着麻木的眼神,看着于谦的到来。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啊。”于谦看着这群百姓们的脚底板上的草鞋,感慨良多。
亲从拿着一个锣鼓,一边敲一边说道:“来来来,放粮了!”
一队队的独轮车停在了村寨的广场上,稻、麦、黍、菘的袋子,挨个打开。
徙木立信,杀人立威
这个名叫瓦寨的村落,之前于谦就来过,甚至有年长者认出了于谦来!
于谦赈济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轻车熟路的将放粮之物挨个准备好,便开始了放粮。
那名年长的人,走到了于谦的身边,愣愣的问道:“你是前些年来我们这的巡抚,于谦于青天吗?”
“是我。”于谦一愣,他认真的辨别了一下,但是走过的路太多了,已经完全记不住了。
于谦想要把面罩摘下,但是想到了皇帝的叮嘱,最后还是没有摘下来,皇命不可违。
“青天大老爷啊!你可算是回来了!”年长的老倌一听声音,就要跪下,声音里带着颤抖,他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了,但是下跪却被于谦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