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止,乾隆抚掌而笑:"妙哉!朕从未听过这样的《阳关三叠》。"
"臣妾献丑了。"
我低头道,"擅自改动古曲,实在僭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朕很喜欢。"
乾隆的目光变得深邃,"你让朕想起一个人"
他没有说下去,但我知道他指的是谁——容音,富察皇后。
原着中乾隆一直对亡妻念念不忘,而我的琴艺恰好触动了这根心弦。
"皇上,该用膳了。"
李玉在门外轻声提醒。
乾隆这才回过神来:"啊,已是午时了。顺嫔,陪朕用膳吧。"
这又是一项殊荣。
在太监宫女们惊讶的目光中,我跟随乾隆来到御书房旁的偏厅。
午膳已经备好,虽然菜式不多,却样样精致。
用膳时,乾隆问起我部落的风俗民情。
我结合现代知识和沉璧的记忆,将回部的节日、婚俗、饮食娓娓道来,偶尔穿插几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得乾隆频频笑。
"朕一直以为塞外民族粗犷不文,没想到也有如此雅致的文化。"
乾隆感叹道。
"皇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美。"
我趁机说道,"回部虽小,但也有流传千年的史诗和音乐。臣妾斗胆,若皇上感兴趣,臣妾愿意将这些翻译成汉文,供皇上御览。"
乾隆眼前一亮:"好主意!朕准了。你需要什么,尽管跟内务府说。"
"谢皇上恩典。"
我心中暗喜。这正是我想要的——一个长期接触皇帝的理由,又不至于太过招摇。
用完午膳,乾隆又要处理政务,我便识趣地告退。
临走前,他忽然问道:"你读过《论语》吗?"
"读过一些。"
"最喜欢哪一句?"
我想了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乾隆笑了:"有意思。明日这个时辰,你再来御书房,朕想听听你对《论语》的见解。"
"臣妾遵旨。"
走出御书房,我的后背已经湿透。
这一仗打得漂亮,但我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今日之事很快就会传遍后宫,我将成为众矢之的。
果然,回宫的路上,我感觉到无数道目光从暗处投来,有好奇的,有嫉妒的,更有充满恶意的。
我挺直腰背,面带微笑地走过,仿佛对这一切浑然不觉。
刚回到寝宫,青柳就迎上来:"娘娘,令妃娘娘派人送来了一张绣样,说是给娘娘参考。"
我接过那个精致的绣花包,里面除了一张牡丹绣样,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字:"小心膳食"。
我心头一紧。
魏璎珞这是在提醒我什么?难道有人要在我的饮食中下毒?
"青柳,今日的午膳是谁送来的?"
"是御膳房的小路子,往常都是他。"
青柳回答,"娘娘,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
我将纸条烧掉,"去把咱们小厨房收拾出来,从今以后,我的饮食一律在小厨房做。"
青柳脸色变了:"娘娘是怀疑"
"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淡淡地说,"对了,明日我要去御书房,准备一套素雅些的衣裳。"
青柳应声去忙了。
我独自坐在窗前,思考魏璎珞的警告。
她为什么要帮我?
是看出了什么,还是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