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男主极度自卑 > 第37章 Act 37 百万美元和理想主义(第4页)

第37章 Act 37 百万美元和理想主义(第4页)

所以,蒋光楣答应了陈见微。

而临近约定见面的日子,陈见微自己却有些踌躇了。

陈见微见过很多自己手中掌握尖端技术的创业者。

年轻人姿态倒是放得很谦逊的——毕竟是来要钱的嘛。

但是这些技术人士,一开口就是和谦逊姿态截然违背的,大量艰深的专业词汇,时常绕得她云里雾里的。

对于自己投资的业界,虽然数量衆多,但陈见微对它们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知的——前提是不要和这些只谈技术的人聊天。

如果特地将那些听不懂的专业词汇点出来叫他们解释呢,那麽这些方才还口若悬河丶滔滔不绝的年轻人,又会陷入卡壳的困顿状态了。

他们往往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半天,却还是难以避免用大量可能不那麽复杂的专业名词去解释的困境。

而这往往又会引出了新的问题。

因为他们口中不那麽复杂丶默认人人都应该知道的专业名词,其实也是需要专业领域的背景知识的。

这已经不是沟通低效的问题了。

有时候陈见微还能从对方止不住的失望眼神和解释不清的困窘中,隐隐感觉到智商上的碾压。

不过陈见微从不内耗,她又不是专业做技术的,听不懂很正常。

倒不如说,不能把她讲明白,是对方的过错和失误。

所以陈见微持有的观点一直都是,如果创始人自己不能做到技术和交流二合一——人无完人,很正常,有的创始人是连技术也没有的,只有想法。

那麽这种情况下,这个团队里至少要有两名成员,一名专门做技术的成员,一名能说清楚话,可以进行有效沟通的成员。

後者通常是达成合作的关键。

优秀的创业者往往同时也是金牌销售。

所以,在了解过今天这支初创团队的构成背景之後,陈见微已经做好了直面低效率对话的准备。

——好家夥,三个都是做技术的理工科生。

然而陈见微没想到的是,不仅啓明星的産品给了她巨大惊喜,创始人本人的存在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只一个开头,陈见微就知道了,坐在对面的宋敏行,属于技术交流二合一的创始人。

她不知道的是,为了向投资人深入浅出讲明白这些内容,宋敏行她们拉了阮软进行过“特殊排练”。

阮软一开始很惶恐,说自己没有任何相关专业背景,听她们说话根本像听天书一样,怕自己耽误她们时间。

结果宋敏行丶江凌云和传说中的姜神,三个人互相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我们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听衆。”

宋敏行特意交代阮软,让他有听不懂的地方,立刻打断她们。

她们会针对他的疑问,对于叙述的言语用词进行修改调整,一直改到他听明白了为止。

而只要阮软的眼神一出现飘忽,进入放空的状态,她们也会停下来,对于稿子进行标注。

有时候不是没说明白的问题,而是吸引力的问题。

因为投资人都是非常忙碌的,每一次的见面都是对方抽出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她们必须时刻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在这个练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宋敏行她们也是深刻理解了课堂上创业导师所说的“本质是sales”。

这是个多麽讲究快速高效的时代啊。

人们很少有耐心面对长篇大论,即使是快节奏的短视频,倘若开头的几秒钟不能立刻吸引观衆,那麽观衆就会立刻无情地划过去,没有丝毫的停顿和犹豫。

宋敏行她们这麽长时间的“特训”,今天在陈见微这里也是见了成效。

沟通一直进行得十分顺利。

她们其实之前也一直有通过那名助理,定期向金主陈见微女士提交啓明星的成长报告。

她们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看……

但是交肯定是要交的,定期反馈很重要,石头扔到水里还要听个响声呢,何况是钱。她们这边的态度得给到。

而从结果来看,陈见微女士也的确是看了的,并且是认真看过了。

考虑到这次一起来的还有投资人的朋友,所以她们格外汇总了所有数据,精心制作了简明直观的图表。

江凌云见到陈见微女士的这个朋友之後,一瞬间差点难以按捺惊愕和激动。

“我其实一直都……很仰慕您。”

实际上,江凌云想表达的是崇拜。

但眼下的情景若要使用“崇拜”的字眼,未免显得是她们为了拿到钱才溜须拍马,特意逢迎的。

蒋光楣微微一笑:“谢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