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陈有才也开口了,看着两个儿子,说道,“能学一门本事,比其它啥都强。
现在你们能替你们妹子干活,那以后呢?你们两个做哥的,总不能一辈子都靠着你们妹子,自已有本事,到哪都能吃得开。”
“我当年要是有这机会,就算前边下刀子我也得爬着去。
现在你们妹子都把机会送你们眼前了,你们居然还不想去,村里谁家的哥有你们这么好的福气?”
钱金英立刻把矛头指向两个儿子,“听见没有,你们这两个没出息的,简直是连你们爹一根毛都比不上!
当年你们爹要是有你们这么好的条件,现在说不准都带我们去县里边安家了!
哪里像你们两个。。。。。。”
陈大牛和陈二柱被骂得抬不起头,连忙道,“娘,你别生气了,我们去学,肯定学好。”
“呸,不去拉倒!
还要老娘求你们咋滴?”
“。。。。。。”
陈浅浅道,“大哥二哥,爹娘说的没错。
学一门本事可比替我干活强多了。
做木匠挺挣钱的,之后要是学成了,再开个木匠铺子,人家来找你做家具,最少都能赚几百文。”
“而且,这还是能传下去的本领,等你们老了,还能教给儿子孙子,一直受益。”
陈大牛和陈二柱的想法其实都跟自家婆娘差不多,觉得自已在小妹这里做得好好的,再去学木工活的话,还得花好久的时间。
现在听到这话,顿时就有些羞愧,“小妹,我们都没你想得长远。”
“你们没考虑过这方面,想不到很正常。”
现在话说清了,一家人又开始纠结让谁去了。
最后还是陈有才一拍板,“到时候就两个一起去,那木匠看上了谁就留下。”
这方法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
钱金英道,“到时候你们表现得好一点,可别一个都没被看上。
那样就太丢脸了,出去可别说你们是我钱金英的儿子!”
“。。。。。。知道了,娘。”
看两个儿子这样,钱金英缓和了一下脸色,说道,“你们要知道,爹娘和妹子都是为了你们好。
看看你们三弟,找了个靠谱的岳家,现在房子也有了,活也有了,根本用不着我们操心。
像你们俩,岳家也帮衬不上,除了爹娘和你们妹子,还有谁能替你们着想呢?”
曾湘华和杨俊芬没吱声,对视一眼,都有些心虚。
可不是,他们娘家都帮不上忙,要是跟静娘的娘家一样,现在也用不着公婆和小姑子操心了。
至于陈大牛和陈二柱,早把刚才被骂得抬不起头的事给忘了,这会儿正一脸感动的道,“娘,你放心,我们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还差不多。”
陈浅浅,“。。。。。。”
大嫂二嫂的娘家,也没责任拉拔大哥二哥啊,他们两家自已都穷得叮当响呢。
她娘pua的手段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明!
。。。。。。。
忙碌的日子过后,秋收结束了。
村里边欢声笑语多了起来,不少人的院子里都能看见晾晒着的稻子和玉米。
粮食就是农户人家的命,所以每家每户都会安排人一天到晚的盯着粮食,少一粒,那都是损失。
陈浅浅拿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八戒同款九齿钉耙,时不时的耙一下稻子。
扭头问道,“娘,稻子也晒了几天了,今天该去壳了吧。”
钱金英拿了一把稻子看了看,点头道,“已经晒得很干了,等你大哥他们回来就能脱壳了。”
说着,她把手里的稻子放回原地,碎碎念,“曹阿花他们今天咋没来,难不成是想偷懒?”
陈浅浅:“。。。。。。”
二嫂娘家人说是来帮着秋收,之后那几天就真没落下过,这些稻子全是她们帮忙脱粒的。
她道,“娘,亲家都帮咱干了几天了,去壳我们自已也能来。”
“闺女,去壳很累人的,有人能给咱干,咱还自已受累干啥?再说了,是他们说要帮咱秋收的,咱也没逼他们啊。”
就老曾家那又蠢又笨的一家子,先前过来肯定是想搞事。
该让他们干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