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情欲是什么意思呀 > 第42章 前任(第7页)

第42章 前任(第7页)

不谙世事,天真烂漫,放在一个十八岁少女身上是可爱,但二十八岁少妇还是这副腔调,就让人无语。

整天读的写的都是那些无病呻吟的东西,在床上又没有半点趣味,要不是她的父亲王启声曾是中宁市市长,看着像棵足可依赖的大树,当年孙易峰怎么可能主动去追她呢?

可惜,一步错,步步错,谁会想到当时春风得意的岳父这几年每况愈下呢?

王启声四十一岁成为中宁常务副市长,四十五岁升任中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堪称本派系内少壮派新星,眼看着前程似锦,甚至2oo9年底时还传出风声,他极可能将前往应林担任市委书记。

没想到,2o1o年年初,应林市生了那场骇人听闻的官场大地震。

王启声所属派系遭到沉重打击,从市委书记到市政府所在区的区委书记,再到两个副区长,外加一个全国百强县县长统统落马。

私底下,不少官场中人将此次事件称为“应林事变”,声势之大震动全省,直达中央。

王启声虽没被牵连,但人生轨迹却因此遭遇巨大转变。

为稳定形势,派系上层最终决定将根基更深,人脉更广,魄力更强的沈永华派去应林市坐镇,以收稳定局面之效果。

为达成这一目的,他们甚至与其他派系达成妥协,让出原本确定将由沈永华出任的副省长一职。

这样一来,本以为自己不久后将履新应林的王启声悲催了,不但市委书记宝座泡了汤,甚至临时再运作其他升迁都不可能。

如此关键时刻,同时运作两个重要干部调动,动静太大,麻烦太多,派系只能决定将有关他的安排延后。

在官场上,或许真有气运一说。

“应林事变”之前,王启声政绩炳然,春风得意,一路高升,是中宁史上赴任时第三年轻的市长。

可在遭受这次打击后,他像是被下了蛊一般,开始连走背运。

不到一年后,又爆东石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巨额受贿案。

偏偏这个副主任是王启声一手提拔起来的铁杆心腹,这件事带给他很坏的影响,背负上了巨大压力。

幸亏他本人在经济上没什么问题,经过组织调查避过一劫,但领导责任无论如何是躲不过去的,在上级领导干部心中更是大大地丢了分。

此后几年里,他再没拿出过什么像样的成绩,相反中宁市还连续生诸如榆顺县民营钨矿安全事故、奉孝县民办教师群体事件等问题,终于在2o14年底,以不到五十二岁的年纪被配去市政协,彻底坐了冷板凳。

孙易峰悔之晚矣。

他之所以看准学妹王静娟,就是看中了他父亲的地位。

他早就想好研究生毕业后要踏入仕途,不求刚开始的起点能有多高,但只要有人保驾护航,一路走下去肯定会顺利很多。

王启声在和未来女婿的沟通中,也清楚他将来的择业方向。

在他读研究生的最后一年,王启声特意找他谈话,并透露了自己将赴任应林市委书记的可能,问孙易峰是不是考虑跟他一起过去。

孙易峰当时觉得应该展示一下自己的志向和风骨,还特意拿捏了一下。

王启声对他想留在中宁先锻炼两年,再找机会下区县,扎扎实实积累资本往上走的想法表示赞赏。

后来,王启声调任应林的事没了下文。

但在孙易峰和王静娟结婚时,他毕竟仍是中宁市长。

孙易峰顺利进入市人资社保局,毫无障碍地定级为副主任科员,并紧贴时间红线转为主任科员,刚满二十九岁就成为培训教育处副处长。

所有这一切,当然是沾了岳父的光。

但随着王启声的失势,他从单位里曾经的小红人瞬间变得可有可无,没人拿掉他现在的职务,但将来还想继续往上走,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平心而论,孙易峰现在还不满三十岁,身处现在的职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可想想自己有个曾是省会市长的岳父,大好将来现在都已化为泡影,怎么不让人郁闷呢?

远的不说,就说现在正与巫晓寒搭话的翁明灏,只比自己大了几个月,就已经是市局警务督察处处长,堂堂三级警监,若非有足够硬的背景,怎么可能做到?

对外的说辞是因为他曾经立过大功。

胡说八道!

他是警务处的,又不是一线刑侦人员,大功是那么好立的?

再看看老同学沈惜的堂兄沈伟长,只比自己大两岁,年前调任苦溪县,一下子就成了一方“百里侯”。

身为沈家长孙,又是贾海洲副省长的心腹秘书,尽管名义上只是代县长,但现在的苦溪,估计县委书记说话未必比他管用。

说起苦溪县,真是邪了门。

这几年县里的经济蒸蒸日上,可两位掌门人偏偏一个老,一个病。

县长王国骏已经病退,大好的展基础全便宜了沈伟长;县委书记邹诚已过知天命之年,论年龄在全市七个区县书记中屈一指,随时可能挪位置。

等沈伟长踏踏实实挨过一年半载,稍有成绩,上面顺理成章就可以在市里为老书记随便安排个职位,然后把苦溪县完整地交给沈伟长。

到时候,他就可能在一两年内,从省府秘书一步跃为县委书记。

三十三、四岁的县委书记,正是大展宏图之机。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看看自己现在的局面,再想想当初和王静娟结婚的选择,孙易峰很难不生悔意。

好在他也有些城府,心里百味杂陈,面子上却半点不显,照旧与老同学谈笑风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