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玄学梗出自哪里 > 第115章(第1页)

第115章(第1页)

姜皖有话要说,她一直在看自己,陈鹤年注意到这一点,他观望了四周,先开口问:“周羡之人呢?”

“问得正巧,你师父大早上走了,是出远门了,给你留了信。”姜皖说,然后将信拿了出来,一张普通的纸,上面是出自周羡之本尊的潦草字迹。

姜皖以为他的反应会强烈点的,但没有,他眼睛都没有多抬一下,只是沉吸了一口气,就把纸接了过去。

他师父又跑了。

是的,又。

陈鹤年端详着周羡之写的字。

周羡之说:你那条白蛇要养可得好好养,任其亏损了修为可不行,白玉养白蛇,为师恰好找到一处能挖出宝贝的地方,在昆南山,冒出了一座古墓,阴气有点重,很老的样子,这事被道上很多老家伙重视,八月十五他们会一齐下墓,为了防止里头的主人变成僵尸,你要是过去呢,小辈在旁边打打酱油没问题的,还可以趁机挖点宝贝,老古董很值钱哇!徒儿莫怕,去了报上为师的名号,自有人相护。

古墓?

宝贝?

但是道上的人聚集在一起,他过去不就是自投罗网么?还报上他的名号?陈鹤年呵呵一声,那不是一堆闷棍等着他。

“你打算去么?”姜皖问,“那离这里可有点远儿,不过,离南派那几座大山倒是挺近,叫左贺和他师门交涉一下,也未必也可一试。”

白蛇探起头,用额头去蹭陈鹤年的手指,它也看懂了纸上的意思。

但陈鹤年最见不惯这副模样,“别在我面前卖可怜。”他动动手指就将它脑袋按在了桌子上,“我容下你,是看在赵翠翠的份上,你还想在我这里借机缘不成?”

白蛇没有动,“陈老板还是再考虑一下吧。”姜皖说:“我看见你师父走的时候还翻了你的箱子,应该是拿了什么东西。”

“拿了我的东西?拿我的东西?”陈鹤年猛地站起来,忙去查看自己的箱子。

少了镜子,他的宝镜被这个老鬼给盗走了。

他就说一直没见镜中鬼冒头了,它平常一定是会飘在柜子上的,想想也是昨天被冲昏了头,定然是那老鬼故意的,看上了他的宝贝,用一些信息哄骗他放松了戒备,所以他的箱子才没有提回自己的卧室。

死老鬼,他把钱都放在这镜子里了!

“我记得,蛇能吃的东西也挺多的,吃掉还能吐出来,比如金子什么的。”姜皖说,“努把力就能化成蟒,能吞不少,小白,对不对啊?”

白蛇点了点头,吐着信子。

“昆南山自然是要去一趟的,胆肥的,现在到我手上来。”少了一件装货,陈鹤年就换了副面孔,他冲蛇勾了勾手指,“你是该好好养养了,我这太阴之体也能温养你。”

陈鹤年的手掌放在桌面上,白蛇的身体立即缠上陈鹤年的手腕,它的鳞片很漂亮,闭合时一点也不锋利,圆滑有光泽,身体像是玉的温度。

陈鹤年说:“小一点,细一点,太重了。”

说完,白蛇就缩小了,细得像他的手腕戴上了一只白镯子,跟珍珠一样的点缀,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

但是陈鹤年的心情不太妙,他打开箱子,在给自己银针穿红线,恨不得找个傀儡扎一扎咒死谁才好。

左贺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快十二点了,这个点也该吃中饭了,他像个救星,他回来的时候手里提了一袋子新鲜的菜,后背一个大黑包,他的剑都插在包里。

“都没吃饭吧,我先做饭好了。”

左贺说,他说完就提着菜进了厨房。

“你哪来的钱买菜?”陈鹤年在吃完饭后问他。

左贺将碗筷收拾好了,“我禀告山门我的历练事宜,现在一共解决了三桩邪事,其中那位大巫师的事最受山门看重,所以奖励了我三千块,买了菜,还剩两千九百五十,钱给你,但是我需要九百,以后的买菜钱,所以这次只能给你两千。”

他将自己的钱都交了出来,“虽然我赚钱有点慢,但能还一点是一点。”

“可以。”陈鹤年点头,然后将两千块默默塞进自己口袋里,燃眉之急已解,火车票住宿费有着落了。

正给蛇喂生肉的姜皖都停住了:“天呐,你真是个贤惠的人。”

“过奖。”左贺回道,“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我停山门的师兄说,他们在昆南山发现了一座墓,让看得懂古玩意儿的人一查,已经断定,那是姜朝时代存在的,是一座帝王陵,我想,这对你来说应该有用,我作为下山历练的弟子是不能和同门参与这样重大的活动。”左贺说道,“不过,我可以跟着你,当你的打手。”

说完,他又将包里的书给取了出来,“这些是我在就近的书店里借的,初步筛选过了,看看,有没有用。”

书依次摆在了桌子上,陈鹤年看了看书名:“《姜朝秘史》,《姜朝那些事儿》,《姜武王之死》,《姜高祖:五年辉煌》。”

“姜高祖?”

左贺回答:“姜高祖,又被称为姜武文王,就是前辈说的那位,姜朝唯一的异姓王。”

陈鹤年拿起了那本《姜高祖:五年辉煌》,他翻开看了看,就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要取这个名字。

因为姜武文王于林在位时间,一共只有五年。

那是姜朝最风云动荡的时候,朝政不稳,外族侵犯,失去了王和继承人的国家即将陷入污浊不堪的黑暗,但这个局面却被一剑一骑很快终结,那是一位在金戈铁马中厮杀出的君王,五年,铸造姜朝荣光,书写了一部短暂而璀璨的铁血史册。

——序言。

书上说:

姜武文王在位时,先后发动了两场战争,其中一次由他亲征,这两次仗将‘马背上的铁血军’北牧人赶回草原,又将他们逼到了秃鹫长栖的大荒漠,姜武文王执政期间,姜朝的版图扩展到了最大,曾经一直觊觎边疆的北牧君主霍日·雅图舍弃尊严,奔赴姜朝请罪,两国签订和平条约,北牧自此成为了姜朝的附属国,边疆战事彻底平息,姜武文王在军事上有独到的狠辣,在治国律法上却又有着亲民的仁慈,这是他与上一位君王姜武王最大的区别,在战争结束,他主张轻徭薄赋,士卒还乡,重农通商,一年之后,姜朝在他的政策下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

姜武文王本是奴隶出生,前半生在宫庭为奴,后半生在军营战场为兵,这样一个从压迫中扛起刀刃的人,他的仁慈或许源自于发现他重用他的伯乐——姜朝太子姜鹤年。

姜朝历史上对于这位太子的记载不多,他也不是一位多么出众的太子,姜鹤年是王后所出,两岁便封为太子,十四岁参政,在姜武王的培养下,是位公认的贤明太子,大王亲自为继承人培养亲信,极其看重,他太子的地位无人可撼动,若是没有早逝,他是命定的下一位君王,但他没有姜武文王的狠厉,是他登基,姜朝将无法走向顶峰。

但若是他,或许姜朝会延续更久。

因为姜武文王继位五年后,暴毙于昆南山,他没有后代,继位者是他挑选的宗室子弟,他的政策奠定了五十年繁华盛世,但是他的继承人并没有守住姜朝江山,北牧族卷土重来,政党割裂,最终,姜朝覆灭,由北朝取代。

“姜朝太子姜鹤年,于28岁逝世,他……他并不是自然死亡。”左贺手里正拿着那本《姜朝秘史》,他顿了顿,说出书上提取的信息,“正史上给出的死因是,他死于邪术,是被胞妹昭平公主和大祭司赵阴阳联合所害。”

“昭平公主——姜皖,和太子姜鹤年一样都是王后所出,她曾被称作是铁甲公主,上过战场,打过胜仗,但是却在姜武王病重时,残害太子,发动宫变,后来宫变失败,她认罪自刎伏诛,享年26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