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放任柳党作乱十余年,却在此刻悄然露痕,绝非偶然。
他们选择此时现身,是因为他们也需要一个突破口——而麴云凰的崛起,正成了他们棋局中的“活眼”。
可问题是,他们是盟友,还是另一层更深的对手?
他提笔欲书,忽又停住。
正面交锋,必遭反噬。唯有借势而行,才能引蛇出洞。
次日黄昏,麴云凰召韩烈至城南密院。
“我要一本假账。”她说得平静,“做得越真越好——就叫‘遗孤学堂抚恤账册’,记录五年来赤焰遗孤领饷明细。”
韩烈一怔:“你要钓鱼?”
“不。”她唇角微扬,“我要放饵。让他们自己跳出来抢。”
她命人寻来三名曾任职兵部文书的老兵,连夜仿制账册。
夹页之中,混入一页伪造金箔,内容只写一行字:
“抚恤银三万两,经手:内侍线,代号‘残烛’。”
当晚,她亲自将账册交至清饷司,声言“新证出土”,并悄然放话:“有老奴代主领饷,藏于宫墙深处。”
风声如羽,却疾如惊雷。
当夜三更,宫中传出消息:两名低阶太监因“私传文书”被杖毙,尸体未经验查便火化。
表面看是肃清内廷,实则——是有人在灭口。
而真正的情报,早已顺着太监之间的暗语口耳相传,在深宫底层悄然蔓延:
“……十三人里,还有五个活着。”
“……他们在听,也在等。”
“……赤焰的债,快到清算的时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牛俊逸得知消息时,正立于东宫外巷口。
他仰头望着那扇紧闭的朱门,唇边浮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真正的风暴,不在朝堂,不在兵部,而在那片无人敢提的幽暗宫墙之内。
而下一步——该有人,正式向皇帝请求:让遗孤,查遗账。
他转身离去,衣袍拂过青石,无声无息。
可整个京城,已悄然屏息。第章:影动于光
宫门初启,天光未明。
牛俊逸踏出金銮殿时,朝霞正撕开浓云一角,如血泼洒在琉璃瓦上。
他立于汉白玉阶前,衣袖微动,未有半分得意之色,唯有眸底暗流翻涌——棋子已落,局已破冰,但真正的杀机,才刚刚浮出水面。
方才大殿之上,他跪奏请设“遗属查账使”,语调平稳,字字如钉:“赤焰一案虽已尘封,然忠魂未安,遗孤流离。今有百姓自呈交抚恤账册,内有宫宦代领之嫌,若朝廷置之不理,恐寒天下忠义之心。不如特设查账使,由赤焰遗孤轮值巡查六部放,既彰天子仁德,亦试百官清浊。”
满殿文武默然。皇帝捻着佛珠,目光沉沉落在他身上,久久不语。
——这不是请旨,是逼宫。
明面上是为遗孤争权,实则是将一把刀,轻轻架在了那些藏于宫墙深处的“影子”脖颈之上。
皇帝最终未允,只道“再议”。
可牛俊逸早已料到。
他要的,从来不是一道圣旨,而是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足以惊动沉睡的毒蛇。
于是他转身步入东宫,于讲学间隙,执卷轻叹:“昔年先帝最信‘内帷耳目’,十三人如影随形,监察九重。然今之耳目,不知为先帝守陵,还是为今人遮眼?”
语毕,满堂寂静。
太子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滴坠于纸上,晕开如血。
他抬眼看向牛俊逸,眸中惊疑未散,却已藏不住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