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这孩子以后要去上学了,家里剩咱们两个怪冷清的,你说咱们要不要再要个?”
晚上睡觉的时候,江德富贴近,压得春娇差点喘不过气来。
“你不会真想要吧?”
他以前不想要孩子,这会儿怎么……
“算了,还是不要吧,生孩子多对你身体不好。孩子总要长大,以后还是咱们两个过,有了孩子,你就分心了。”
他嘟囔着,手下的动作一点都不带停顿的。
……
孩子们是八月份去上京的。
相比较孩子们兴奋地要去外面看世界的高兴状态,春娇是有些伤感的。
孩子长大离开父母父母的失落感,春娇现在是体会到了。
刘氏的身体不好,江德富的身份不能随意离开驻地,送孩子上学的任务就交给了小周几个。
王海洋是前两日离开的,春娇现在倒是羡慕他上的大学没有出省,回来也方便些,如果两个孩子上省内的大学,她去看也方便,如今上京那边,估计只能到寒暑假,孩子们才能有时间回来。
送行的码头,春娇一声声叮嘱,检查了好几遍孩子们包里的东西都还有些不放心。
“到时候缺什么,让小周他们帮忙置办就行,反正带的钱也足够,不够我给他们打钱,你不用太操心。
孩子们大了,也该陪他们独立性了,不可能让他们一辈子依赖咱们。说不定过年回来,带个女朋友回来,你不会还管吧?”
江德富看春娇伤心,转移话题。
“我……我们这就要当公婆了?”
春娇想想自已要不了几年说不定真还有可能当公婆,瞬间觉得这日子过得也有些太快了。
“也说不定呢!”
大船鸣笛声响起,载人的大船渐渐远去。
“徐医生?那不是徐医生吗?”
大船离去,渐渐看不到甲板上孩子们离去的身影,春娇跟着江德富有些恋恋不舍的离开,旁边突然有人喊道。
那女人真是
春娇抬头,一艘民用船正朝岸边这边开来。
大集体的时候,民用船只基本上都荒废了,也就村集体的几艘,后来大锅饭不思进取,更是荒废了。
但前些年江德富让田地包干到户还有海带田承包措施,不少民用船只又开始活跃起来。
岛上海带丰收季节需要大量的船只运送货物到岸边,单单靠部队的船只根本不足以支撑,便征用了民用的船只,村民渔船拉货出岛,都会给一定的费用。
经济利益对劳动力的催动那是毋庸置疑的,刚开始的只是几家破旧的小船,很快就有几家兄弟一起建造更大的船只,后来几乎家家户户参与其中,有了更多的船只。
早些年因为岛上的政策封闭不准外面知晓,所谓的贸易生活方式也只是在长岛列岛交际或者部队跟外面指定的交易。
因为保密协议,长岛的人几乎跟外面乡镇县里断绝了联系,就是亲戚之间也隐瞒,就是通婚也都是内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