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手艺不错,你以后可以帮人加工,不用自已提供针线布料。”
“真的吗?那太好了!”
花妮激动得差点哭起来。
……
过了几日,岛上开始有军嫂接手做手工活,说是帮补队伍上的兵土。
部队的衣服一般都发放的,只是因为经济困难,岛上的补助并不是很多。
但江德富他们还是磨破嘴皮子、死磨着跟人谈着要东西,要不来衣服,就要布料,要不来好布,就要粗布!
如今仓库里还有不少布料。
之所以没做鞋子、衣服,说到底还是这些男人们太粗心。
只是兵土太多,军嫂太少,逐渐这做衣服、鞋子的事情逐渐也被派活到村子里。
不过都不是免费的,要给一些手工费。
其实村子里也存在物物交换,不过他们都是给的东西,土兵在队伍上,他们手里除了每月的薪水还真没有别的东西可换。
他们去供销社买东西,也是要出钱的,给手工费也不觉得有什么。
过了年之后,渐渐又出现不少人将做过的手工或者其他东西放在供销商店寄卖的事情。
是的,寄卖!
供销社只收取很少的寄存费,一毛钱的寄存费。
因为是在供销商店,很多人买起来就名正言顺,原先商品稀少、萧条的供销商店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刚开始是寄存衣服、鞋子等手工用品,后来逐渐有了蔬果、杂粮。
因为东西多,开始摆在商店旁边的小广场上,因为东西太多,一些货物开始守在自已家货物旁。
三四月的时间,逐渐形成了默契的小市场。
有村民甚至去买了鸡蛋、鸭蛋!
原先萧条的村子,如今鸡鸣狗叫,很是热闹。山坡上甚至出现了不少小范围的羊群。
能赚钱,能交易,还能买卖,很多人的积极性很大提高。
如今春娇她们不用出岛,就能买到鸡蛋甚至公鸡补身体。
春娇这日去了供销市场那边刚买了一些青菜和猪肉,准备回去做饺子。
是的,市场上现在卖猪肉了,有农户家里养的猪杀了,放到市场上卖,肉很新鲜,队伍上要了不少,一会儿就卖光了。
青菜是杨堃和丛校长他们种的。
这两人现在真的过起了农人的生活,不仅种地,还在院子里种了不少青菜。
他们卖的时候不收春娇的钱,春娇坚持给,说如果要去他们家拔绝对不给,但在市场上开门做生意就要给。
看春娇坚持,杨堃就收下了。
回去的路上,春娇想着肥些的肉做饺子,排骨部分熬汤给江德富补补身体。